俄要引百万印度移民,不怕反噬?网友吵翻了

 164     |      2025-07-21 03:03:44

俄罗斯乌拉尔工商会主席安德烈·别谢金突然扔出一颗“炸弹”:2025年底,100万印度工人将集体奔赴俄罗斯,填补被战争掏空的工厂!但俄劳动部立刻打脸:“今年印度劳工配额只有7.2万!”

一边是工商领袖信誓旦旦的“百万移民计划”,一边是政府坚称“23.5万外劳配额封顶”,这场自相矛盾的罗生门背后,是俄乌冲突撕裂的残酷现实:战场吞噬60万俄军青壮年,工厂流水线几近停摆,而莫斯科恐袭后中亚移民被驱逐19万人,让劳动力缺口雪上加霜。

当普京的枪炮与机床争抢人力,印度劳工成了“救火队员”。但百万移民真能踏进俄罗斯?还是说,这不过是绝望中的一场豪赌?

乌拉尔山脉的冶金车间里,机器轰鸣却不见人影。安德烈·别谢金直言:“部分工人被调往乌克兰前线,年轻人宁可躺平也不进工厂。”

俄劳动部数据冰冷刺骨:到2030年,全俄将短缺310万工人。2024年,企业仅从需签证国家招到4.7万移民,连零头都填不满。

更致命的是军工扩张。为保障前线弹药供应,俄政府强令“一切资源向军工靠拢”,从民用行业抽走大批技工。莫斯科开发商诉苦:“我们试过雇印度建筑工,但语言不通,项目差点烂尾!”

过去十年,中亚五国占俄罗斯外劳的70%。乌兹别克斯坦人修地铁,塔吉克斯坦人扫大街,成为城市运转的“隐形骨架”。

但2024年3月,莫斯科“克罗库斯城”音乐厅的枪声改变一切,4名中亚移民参与恐袭,俄政府连夜驱逐19万外国人,签证审查收紧到窒息。

叶卡捷琳堡的工厂主阿列克谢怒吼:“驱逐令一出,我的30个工人消失一半!现在生产线只能三班倒。”

2024年,圣彼得堡突然冒出超4000份印度移民工作申请;加里宁格勒的仓库里,印度工人用印地语分拣包裹;莫斯科零售巨头X5集团甚至试点雇用百名印度人,签下“无限期合同”。

印度官员向别谢金透露:“我们已在叶卡捷琳堡筹建新领事馆,专管百万移民事务。”按计划,这批人将塞进冶金、机械工程等“缺到冒烟”的岗位。

但俄劳动部反手泼冷水:“2025年外劳总配额23.5万,印度仅占7.2万!”

为凑人头,俄罗斯甚至盯上朝鲜。传闻金正恩同意派遣3万工人进驻库尔斯克,协助生产无人机。

斯里兰卡劳工也被拉上谈判桌,但别谢金摇头:“我们和这些国家合作零经验,管理风险太大。”

相比之下,印度似乎“更靠谱”,莫迪的“印度制造”与普京的“进口替代”战略共鸣,两国贸易目标2030年冲千亿美元。

即便百万印度人真能入境,俄政府新规堪称“地狱难度”:

入境强制指纹登记+拍照,全境口岸推行;

非法移民禁止结婚、买房、开车、开户,连看病都被拒;

伪造移民文件最高罚6000万卢布(约合430万人民币),组织非法移民直接刑事犯罪。

更狠的是:外国儿童入学需通过俄语测试,否则直接拒收。

莫斯科居民娜塔莉亚在超市撞见印度工人,直言“不适应”:“他们成群说笑,身上香料味太冲。”

X5集团总裁叶卡捷琳娜·洛巴切娃承认:“语言文化差异已拖累配送效率。”

而俄内务部数据更显隐患:2024年移民犯罪率激增,多数涉及抢劫和非法滞留。当排外情绪本就高涨的俄罗斯街头涌入百万异文化劳工,冲突几乎一触即发。

一边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疾呼:“减少移民,发展目标将成泡影!”

另一边是2025年4月新成立的联邦移民局,举着“严查违法外劳”的尚方宝剑。

乌拉尔的工厂主们已等不及官腔扯皮。他们把招工广告贴进新德里贫民窟,标题简单粗暴:“来俄罗斯!月薪比家乡高3倍!”

而莫斯科的夜店里,醉醺醺的年轻人举杯冷笑:“等阿三挤满地铁,看政府怎么收场?”

这场百万移民的罗生门,早已超越数字真伪,它是枪炮与钢炉争抢人命的时代切片,更是普京在战争泥潭中,被迫咽下的那口咖喱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