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民政局,冷艳妻子却绷不住了,她慌忙拦住我:我不允许你离开
开篇声明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关于爱情、婚姻和人生的选择。故事的主人公就像我们的邻居、同事,或许你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当五年的契约走到尽头,当付出的真心被视而不见,老实人张建军的人生将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发生在小县城里的情感纠葛。
01
"李律师,我刚给你发了离婚协议,是五年前我和我老婆结婚那天签的,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问题?"
张建军站在自家阳台上,手里攥着磨得发亮的旧手机,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三月的风还有点凉,吹得他脖子上的旧围巾飘了起来,那是他奶奶生前给他织的,已经有些年头了。
"张先生,我看了协议,没问题。"电话那头传来律师清晰的声音,"离五年期限还有三十天,到时候协议自动生效,直接去民政局办手续就行。"
"行,谢了。"
挂了电话,张建军抬头看向客厅墙上的结婚照。照片里的他穿着借来的西装,笑得一脸憨实。旁边的刘梅穿着红棉袄,长得确实漂亮,大眼睛高鼻梁,是县城里有名的美人,但脸上没什么笑意,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情愿。
爱不爱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终于快到这一天了,你肯定挺高兴吧。"他对着照片轻声嘀咕,手指轻轻划过照片里刘梅冷艳的侧脸。
门锁传来转动的声音,张建军赶紧把手机揣进口袋,转身迎了上去。
"回来了。"他接过刘梅脱下的外套,又弯腰从鞋柜里拿出她的棉拖鞋,动作熟练得像是做了一辈子。
刘梅揉了揉额头,表情还是老样子,冷冰冰的:"下个月我超市周年庆,你得出席。"
张建军挂衣服的手顿了顿,摇摇头:"我去不了。"
"为啥去不了?"刘梅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不耐烦。
张建军正要解释,刘梅突然像是想起什么,眼神一下子冷了下来:"是不是因为我最近老跟王浩在一起?我们结婚那天我就跟你说过,我心里有人。你也答应过不干涉的。"
张建军的心猛地一抽,像是被人用锥子扎了一下。
是啊,哪个当媳妇的会在新婚第一天就跟丈夫说心里有人,还签了五年后离婚的协议?
他只是按照她的意思,下个月就不在这个家了,所以才去不了那个周年庆。
五年前,张建军还是县城中学的语文老师,刘梅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超市西施"了。她爹是退休干部,妈是广场舞领队,家里条件比张建军好得多。
张建军从高中就喜欢刘梅,听说能娶到她,高兴得几晚没睡着觉。可新婚之夜,刘梅就扔给他一份离婚协议。
"我有喜欢的人,但他家条件不好,我妈不同意。"她语气冷冰冰的,一点情面都不留,"我会用五年时间把超市做大,到时候我妈就管不了我了。这五年,我们就做个样子夫妻,到期就离婚。"
那晚,张建军按她的意思签了字,一个人在阳台上抽了一整夜的烟,呛得眼泪直流。
可结婚不到三个月,王浩就因为跟刘梅赌气,说要去南方闯荡,从此没了音信。
刘梅跟疯了似的找他,托人去广州、深圳打听,可始终没有消息。那段时间,她天天不着家,回来就一身酒气,眼睛红得吓人。
张建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啥也没说,只是每天晚上都给她留着门,桌上温着醒酒汤。
直到有一天深夜,刘梅喝得酩酊大醉回来,一头倒在沙发上,抱着张建军哭得像个孩子:"王浩不要我了...他为什么不要我..."
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床。刘梅嘴里一直喊着王浩的名字,张建军背对着她,睁着眼睛到天亮。
第二天醒来,刘梅看到床单上的血迹,眼神有点发愣,但啥也没说,起身就走了。
张建军也装作啥都没发生,默默收拾了床单,给她准备好早饭才去学校上课。
从那以后,他对刘梅更好了。她胃不好,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给她熬小米山药粥;她冬天手脚冰凉,他晚上给她用热水泡脚;她超市忙不过来,他放学后就去帮忙搬货、记账,一分钱不要。
刘梅对他的态度,好像也慢慢变了。她会在张建军感冒时,让超市员工送药到学校;会在他生日时,送他一件新棉袄;甚至有几次,晚上睡觉会无意识地靠过来,把脚伸到他腿边取暖。
她不再提离婚的事,好像那份协议从来就没存在过。
张建军有时候会傻傻地想,或许她真的能忘了王浩,跟他好好过日子。
然而,三个月前,王浩突然回来了。听说在外面发了点小财,开着辆二手宝马,人模狗样的。
刘梅几乎是立刻就回到了他身边。王浩说想吃城南的卤味,她能关了超市门开车去买;王浩说店里缺人手,她能把自己的得力员工派过去;前几天王浩他妈过生日,她竟然把超市周年庆的筹备都放下了,跑去省城买礼物。
张建军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刘梅开着她的白色SUV往王浩家小区开去,心里那点可怜的希望,终于彻底破灭了。
真爱就是真爱,他这五年的付出,终究比不过王浩的一个电话。
好在,五年的期限马上就到了。他告诉自己,就当是做了场梦,现在梦醒了,该走了。
"你咋不说话?"刘梅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建军愣愣地看着她,喉咙发紧。她难道忘了离婚协议的事?这五年,他每天都在数着日子过,生怕她到时候反悔,可现在看来,她好像压根就没把这当回事。
他刚想开口提醒她,刘梅的手机突然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立马变了,语气也软了下来:"喂?王浩?"
张建军听不清那边说什么,只看到刘梅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说了句"我马上过去",抓起包就往外冲。
她跑得太急,撞到了张建军身上。张建军踉跄了一下,后腰撞到了门框上,疼得他龇牙咧嘴。
但刘梅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人已经冲出门去,防盗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张建军扶着墙,缓了半天才直起身。他回到卧室,脱下毛衣,后腰已经青了一大块。他从床头柜拿出红花油,自己给自己揉着,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
天慢慢黑了,张建军坐在床边发呆,手机突然响了,是刘梅打来的。
"来县医院一趟。"她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张建军心里一紧,赶紧问:"咋了?出啥事了?"
"来了再说。"说完就挂了电话。
张建军骑上电动车赶到医院,远远就看见刘梅站在急诊室门口,王浩靠在她肩上,眼睛红红的。
张建军的脚步一下子就定住了,胸口像是被大石头压住,喘不过气来。
"咋了?"他走过去,声音有点抖。
刘梅抬头看他,表情很平静:"王浩他妈摔断腿了,要做手术,得家属签字。"
张建军愣了一下:"那让王浩签啊。"
"王浩他...他身份证丢了。"刘梅说得很快,"医生说要直系亲属或者配偶签字。"
配偶。
张建军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是啊,在法律上,他还是她的丈夫。可在她心里,他啥也不是。
张建军攥紧了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
"行。"他听见自己说,"我签。"
护士递过手术同意书,他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每写一个字,手就抖一下。
刘梅扶着王浩,轻声安慰着什么。张建军看着他们,突然觉得这五年就像个笑话。
急诊室的灯亮了起来,张建军转身想走,刘梅却叫住了他:"张建军。"
他回头看她,她的眼睛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闪。
张建军等了半天,她也没说话,最后他轻声说了句:"照顾好自己。"就转身走了。
走出医院大门,冷风一吹,张建军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哗哗地往下流。他终于明白,刘梅对王浩的感情,比他想象的还要深。
02
急诊室的灯一直亮着,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王浩偶尔的叹气声。
张建军坐在长椅上,手指冻得冰凉。王浩坐在对面,眼睛红肿,时不时看向急诊室的门。
过了好一会儿,王浩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张老师,对不起,又给你添麻烦了。"
张建军抬头看他,没说话。
王浩擦了擦眼睛,像是自言自语:"你都不知道,这么多年,知梅一直没忘了我。"
他顿了顿,像是陷入了回忆:"去年我生日,她特意坐火车去广州,就为了给我送件羽绒服。那是我以前随口说喜欢的牌子,她竟然记了这么多年。可我当时正跟她赌气,连门都没让她进,把羽绒服扔出去了..."
张建军的心猛地一揪。他想起来了,去年冬天,刘梅说要去广州进货,回来的时候给他带了件羽绒服,说是"清仓处理的,不值钱"。他高兴得跟啥似的,过年走亲戚都穿着,跟人说"我媳妇给买的"。
原来那是王浩不要的,她随手给了自己。
王浩接着说:"还有前年冬天,我跟当时的女朋友吵架,发了条朋友圈说心情不好。知梅看到后连夜坐火车过来,在我租的房子楼下站了一整夜。那天下着雪,她就那么站着,跟个雪人似的..."
张建军的脑子"嗡"的一声。他记得那个晚上,刘梅突然对他特别好,做了一桌子菜,还喝了酒。他以为她终于接受自己了...原来那天她刚从王浩那里回来。
"这五年,"王浩的眼泪又下来了,"我在外面打工,知梅每个月都给我打钱,怕我吃不好穿不好。她自己省吃俭用,却从来没亏待过我..."
张建军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他想起这五年,刘梅总是说超市资金周转不开,让他把工资卡交给她保管。他每个月三千多的工资,一分没动过,全都给了她。原来这些钱,都花在了王浩身上。
他再也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
王浩吓了一跳,抬头看他:"张老师,你咋了?"
张建军脸色苍白,摆了摆手:"我还有事,先走了。"
不等王浩说话,他转身就走,脚步越来越快,像是后面有狼追他似的。
回到家,张建军一头倒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想起自己这五年的付出,就像个笑话。他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熬粥,晚上等她到深夜,她生病时跑遍全城买药,她超市忙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原来这一切,她都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心里却想着另一个男人。
第二天,刘梅没回家。张建军也没给她打电话。他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把五年前带来的那个旧皮箱又翻了出来。
他给刘梅发了条微信:"下周三,民政局门口见。"
过了很久,刘梅才回了两个字:"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建军像往常一样去学校上课,只是不再去刘梅的超市帮忙了。同事们都说他瘦了,脸色也不好,劝他多休息。他只是笑笑,说没事。
周三很快就到了。张建军穿上了刘梅送他的那件羽绒服,里面是她给他织的毛衣——那是去年冬天,她说是"学着玩的,织得不好,你凑合穿"。
他骑着电动车到民政局门口时,刘梅已经到了。她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化了淡妆,看起来还是那么漂亮。
"来了。"她的语气还是冷冰冰的。
"嗯。"张建军点点头,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民政局。
办手续的过程很顺利,工作人员看他们俩一句话不说,还以为是吵架了,劝了句"夫妻还是要多沟通"。
张建军没说话,刘梅也没说话。
当工作人员把离婚证递到他们手里时,张建军的手有点抖。五年了,终于结束了。
走出民政局大门,阳光有点刺眼。张建军抬头看了看天,深深吸了口气,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又有点轻松。
"我走了。"他对刘梅说。
刘梅突然叫住他:"张建军。"
张建军回头看她,发现她眼圈红了,这是五年来他第一次看到她这个样子。
"你...你要去哪?"她的声音有点抖。
"回老家看看。"张建军笑了笑,"我妈前阵子打电话说想我了。"
刘梅突然上前一步,抓住他的胳膊,手指冰凉:"你不能走。"
张建军愣住了:"协议不是说好了吗?"
"我不管什么协议!"刘梅的声音突然高了起来,引得路人都看了过来,"我不准你走!"
张建军看着她,突然觉得有点陌生。这五年,她一直都是冷冰冰的,从来没这样激动过。
"为啥不让我走?"他轻声问。
刘梅的嘴唇动了动,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我...我不知道..."
就在这时,刘梅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一变,赶紧擦干眼泪,接起电话:"喂,王浩?咋了?"
不知道电话那头说了什么,刘梅的表情变得很着急:"你别急,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她看都没看张建军一眼,转身就跑,留下张建军一个人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本红色的离婚证。
张建军苦笑了一下,骑上电动车,慢慢往家走。他不知道刘梅刚才为什么会那样,但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回到那个曾经被称为"家"的地方,张建军开始收拾东西。他的东西不多,一个皮箱就装完了。几件换洗衣物,一床旧被子,还有奶奶织的那条围巾。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房子,五年的记忆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有开心,有难过,有期待,也有失望。
"再见了。"他轻声说,关上门,拉着皮箱走了。
他没注意到,在楼道的拐角处,刘梅躲在那里,看着他的背影,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03
张建军回了乡下老家。他爹妈早就不在了,只有一个老房子,还有几亩地。院子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窗户上结满了蜘蛛网。
他花了两天时间把房子收拾干净,又去镇上买了些生活用品。邻居王大爷看到他,惊讶得不行:"建军?你咋回来了?你媳妇呢?"
张建军笑了笑:"离了。"
王大爷叹了口气:"唉,城里姑娘是靠不住。回来也好,家里清静。"
张建军没多说,只是笑了笑。
接下来的日子,张建军过得很平静。早上起来去地里干活,中午回家做饭,下午看看书,晚上早早睡觉。没有刘梅的冷脸,没有王浩的影子,没有超市的琐事,他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有一天,他正在地里翻土,准备种点蔬菜,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喂?是张建军吗?"电话那头是个女人的声音,有点耳熟。
"我是,你哪位?"
"我是刘梅她妈。"
张建军愣了一下:"阿姨?有事吗?"
"你赶紧回来!"刘梅她妈在电话里喊,"梅梅出事了!"
张建军心里一紧:"咋了?出啥事了?"
"她超市让人骗了!进了一批假货,现在被查封了!还欠了一屁股债!"刘梅她妈哭着说,"王浩那小子也跑了,梅梅现在把自己锁在屋里,不吃不喝的,你赶紧回来劝劝她!"
张建军拿着电话,半天没说话。他想起这五年受的委屈,想起刘梅对王浩的死心塌地,想起自己被当成空气的日子...
"阿姨,我已经跟她离婚了。"他轻声说。
"我知道你们离婚了!"刘梅她妈喊得更大声了,"可你不能不管她啊!她毕竟跟你过了五年!你现在不帮她,谁帮她?"
张建军沉默了。是啊,毕竟过了五年,就算没感情,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出事。
"我知道了。"他说,"我明天就回去。"
挂了电话,张建军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慢慢落下。他不知道自己回去是对是错,但他心里明白,他做不到不管不问。
第二天一早,张建军就坐最早一班车回了县城。他先去了刘梅的超市,果然大门紧闭,上面贴着封条。旁边围着几个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听说被骗了二十多万呢..."
"是啊,进的全是假货,人家厂家都告到工商了..."
"那个王浩不是她对象吗?怎么跑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俩人合伙骗钱..."
张建军听着这些话,心里不是滋味。他转身往刘梅家走去。
到了门口,他敲了敲门:"刘梅?我是张建军。"
屋里没动静。
他又敲了敲:"阿姨给我打电话了,我知道你出事了。开门吧,有啥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
过了好一会儿,门终于开了。刘梅站在门口,头发乱糟糟的,眼睛红肿,脸色苍白得吓人,一点也没有了以前"超市西施"的样子。
"你咋来了?"她的声音沙哑。
"我来看看你。"张建军走进屋,屋里一片狼藉,酒瓶、外卖盒扔得到处都是。
"坐吧。"刘梅指了指沙发,自己也坐了下来,低着头不说话。
张建军看着她,心里叹了口气:"超市的事,我听说了。"
刘梅还是不说话,眼泪却掉了下来。
"哭啥,事情总会解决的。"张建军递了张纸巾给她,"到底咋回事?"
刘梅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这才慢慢开口:"上个月,王浩说他认识个供货商,能拿到便宜的洗发水和洗衣粉,我就把超市所有的流动资金都投进去了,还借了点高利贷..."
她顿了顿,声音哽咽:"谁知道那些都是假货,现在工商把超市封了,高利贷天天来催债...王浩他...他拿了我最后一点钱,跑了..."
张建军皱起了眉头:"欠了多少?"
"连本带利,差不多五十万。"刘梅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
张建军倒吸一口凉气。五十万,对他这个刚离婚的中学老师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那你打算咋办?"他问。
刘梅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我妈气得住院了,我爸不理我...我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她说着说着,突然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哭得像个孩子。
张建军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他恨过她,怨过她,但看到她现在这个样子,又觉得不忍心。
"别哭了。"他递给她一瓶水,"总会有办法的。"
刘梅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张建军,我知道以前是我对不起你...可现在我真的没办法了...你能不能...能不能帮我?"
张建军沉默了。五十万,他去哪弄这么多钱?
"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太多了..."刘梅低下头,声音里带着绝望,"对不起,我不该求你的。"
张建军看着她苍白的脸,想起了高中时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想起了她第一次对自己笑的样子,想起了这五年里她偶尔流露出的脆弱...
"我帮你。"他突然说。
刘梅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他:"你说啥?"
"我说我帮你。"张建军重复道,"钱的事,咱们一起想办法。"
刘梅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次是感动的泪:"张建军,我..."
"啥也别说了。"张建军摆摆手,"先把高利贷还了,利息太高,越拖越还不起。"
张建军把自己这些年攒的五万块钱取了出来,又找以前的同事、同学借了一圈,凑了二十万。他又去找刘梅的爸妈商量,她爸虽然生气,但毕竟是亲闺女,拿出了十万养老钱。
还差二十万。
张建军想了想,咬牙把县城那套房子卖了。那是他爹妈留下的唯一遗产,也是他本来打算养老的地方。
拿到钱的那天,他把五十万交到刘梅手里:"把债还了,以后好好过日子。"
刘梅看着那笔钱,又看看张建军,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张建军,你为啥对我这么好?我以前对你那么差..."
张建军笑了笑:"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谁让我..."他没说完,但刘梅懂了。
"房子...房子卖了,你住哪?"刘梅哽咽着问。
"回老家呗。"张建军说得轻描淡写,"院子大,空气好,种点蔬菜,挺好的。"
刘梅突然抱住他,哭得更厉害了:"对不起...对不起..."
张建军拍了拍她的背,没说话。
高利贷还完了,超市的问题也解决了。刘梅把超市重新装修了一下,开业那天,她特意请了张建军去。
站在超市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刘梅突然说:"张建军,你别走了,留下来帮我吧。"
张建军愣了一下。
"我知道我以前混蛋,不懂珍惜。"刘梅看着他,眼神很认真,"我现在才明白,谁对我是真心的。张建军,给我个机会,让我好好对你,行吗?"
张建军看着她,心里有点动摇。他承认,自己从来没忘记过她。
但他也想起了那五年的委屈和痛苦,想起了王浩的存在,想起了自己已经卖掉的房子...
"刘梅,谢谢你。"他轻声说,"但我们已经不可能了。"
刘梅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为啥?是因为我以前对你不好吗?我可以改的!"
"不是因为这个。"张建军摇摇头,"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而且,我答应过我妈,要回老家陪她。"
刘梅的眼泪又下来了:"那...那我们还能做朋友吗?"
张建军笑了笑:"当然。"
那天下午,张建军坐上了回乡下的班车。刘梅去送他,站在车门口,眼圈红红的。
"到了给我打电话。"她说。
"嗯。"张建军点点头。
车子开动了,张建军从车窗往外看,刘梅还站在原地,向他挥手。
他突然觉得心里有点空,又有点期待。未来会怎样,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回到老家,张建军开始了新的生活。他把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种了蔬菜,养了几只鸡。他还在镇上开了个小小的辅导班,教孩子们写作文,生意还不错。
偶尔,刘梅会给他打电话,说说超市的事,问问他的近况。张建军总是耐心地听着,跟她聊聊家常。
有一天,刘梅突然说要来乡下看他。张建军愣了一下,答应了。
那天,刘梅开着车来了,还带了很多东西,有给王大爷的酒,有给村里孩子的零食,还有给张建军的新衣服。
她帮着张建军在地里干活,给他做饭,就像个普通的农村媳妇。村里人都说张建军有福气,找了个这么能干的媳妇。
刘梅听到了,只是笑,不说话。张建军也笑,不解释。
晚上,他们坐在院子里看星星。
"张建军,"刘梅突然说,"我妈问我们啥时候复婚。"
张建军愣了一下,看向刘梅。她的眼睛在星光下闪闪发亮。
"你咋说的?"他问。
"我说,等你愿意的时候。"刘梅转过头,认真地看着他,"张建军,我知道以前是我不好,我错过了你五年。但我不想再错过下一个五年,下下一个五年。我会等你,不管多久。"
张建军看着她,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融化了。这五年,他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他笑了笑,"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刘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有星星掉了进去:"你说啥?"
张建军握住她的手,她的手还是那么凉,但这次,他会一直给她暖着。
"我说,我们明天去复婚吧。"
刘梅的眼泪又下来了,这次是幸福的眼泪。她用力点点头,紧紧抱住了张建军。
院子里的月光很亮,星星很多,风吹过,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张建军知道,他的新生活,开始了。
04
第二天一早,张建军和刘梅就去了民政局。这次,他们领的是红本本。
走出民政局大门,阳光正好。刘梅挽着张建军的胳膊,笑得像个孩子。
"咱们中午去吃啥?"她问。
"回家吃吧。"张建军笑了笑,"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
"好啊!"刘梅高兴地答应着。
他们回到乡下的家,张建军去厨房做饭,刘梅就在院子里转悠,看看他种的蔬菜,逗逗那几只鸡。
"建军,你看这黄瓜都长这么大了!"
"建军,这鸡下蛋了!"
"建军,你快来看,王大爷送了两个大南瓜!"
张建军听着她叽叽喳喳的声音,心里暖洋洋的。这才是家的感觉。
吃饭的时候,刘梅突然说:"建军,我想把超市盘出去。"
张建军愣了一下:"为啥?那不是你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吗?"
"我想在咱们镇上开个小饭馆。"刘梅说,"就卖家常菜,你做的那么好吃,肯定能火。"
张建军笑了:"你不怕累啊?"
"不怕!"刘梅摇摇头,"跟你在一起,干啥都不累。"
张建军心里甜甜的,点了点头:"好,听你的。"
没过多久,刘梅就把县城的超市盘了出去,在镇上租了个小门面,简单装修了一下,取名"建军家常菜馆"。
开张那天,街坊邻居都来捧场。王大爷喝了两杯酒,拉着张建军的手说:"建军啊,你真是好福气,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张建军看了一眼正在忙碌的刘梅,笑了笑:"是啊,我是好福气。"
刘梅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冷冰冰的,现在见人就笑,对顾客热情得不行。她算账快,手脚麻利,张建军负责做菜,两个人配合得特别默契。
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都挤满了人。有人专门从县城开车来吃张建军做的红烧肉,说比城里大饭店的还好吃。
有一天,饭馆里来了个熟悉的身影。张建军正在厨房忙,没注意到。刘梅看到了,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你来干啥?"她冷冷地问。
张建军闻声走出来,看到王浩站在门口,穿着一身名牌,头发梳得油亮。
"知梅,我回来了。"王浩笑得一脸灿烂,"我在外面赚了大钱,这次回来娶你。"
刘梅冷笑一声:"我已经结婚了。"
王浩这才看到张建军,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他?你竟然跟他结婚了?知梅,你是不是傻?他能给你啥?"
"他能给我爱,给我踏实,给我家。"刘梅挽着张建军的胳膊,语气坚定,"这些,你从来没给过我。"
王浩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知梅,你别傻了!我知道你还爱我!跟我走吧,我带你去大城市,过好日子!"
"我不去。"刘梅摇摇头,"我现在的日子就很好。"
"张建军,"王浩转向张建军,语气带着威胁,"我劝你识相点,赶紧离开知梅!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张建军皱了皱眉:"王浩,我们已经离婚了,你别再来纠缠她。"
"离婚?"王浩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你以为她真的爱你?她不过是找不到更好的才跟你凑合!"
"你胡说!"刘梅气得脸都红了。
"我胡说?"王浩冷笑一声,"知梅,你敢说你心里没有我?你敢说你嫁给张建军不是因为我走了,你没人要了?"
刘梅气得浑身发抖,刚想说话,张建军拉住了她。
"王浩,"张建军平静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刘梅现在是我老婆,我们过得很幸福。请你以后不要再来打扰我们。"
"幸福?"王浩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就凭你这个乡巴佬?知梅,你跟他在一起只会受苦!跟我走,我给你买大房子,买豪车!"
刘梅看着王浩,突然笑了:"王浩,我以前真是瞎了眼。你以为有钱就了不起?你永远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她转向张建军,眼神温柔:"建军,我们走,别理他。"
张建军点点头,挽着刘梅的手就要往里走。
"站住!"王浩突然上前一步,抓住了刘梅的胳膊,"知梅,你不能走!你是我的!"
"放开她!"张建军一把推开王浩。
王浩踉跄了一下,恼羞成怒:"张建军,你找死!"说着就挥拳打了过来。
张建军虽然是个老师,但常年干活,力气不小。他一把抓住王浩的手腕,轻轻一拧,王浩就疼得叫了起来。
"啊!疼!放开我!"
"滚!"张建军松开手,冷冷地说,"以后别再让我看见你。"
王浩捂着手腕,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王浩狼狈的背影,刘梅突然笑了:"真是活该。"
张建军也笑了:"别让他影响咱们心情。走,进屋,我给你削个苹果。"
"好。"刘梅挽着张建军的胳膊,高高兴兴地进了屋。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建军和刘梅的生活平静而幸福。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们又雇了两个人帮忙。
有一天,刘梅突然觉得恶心,吃不下饭。张建军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
医生笑着说:"恭喜啊,怀孕了,两个月了。"
张建军和刘梅都愣住了,然后是巨大的惊喜。
"我要当爸爸了?"张建军激动得说不出话。
"嗯!"刘梅用力点点头,眼泪都下来了。
回到家,张建军把刘梅当成了宝,啥活都不让她干。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营养餐,晚上还给她讲故事。
"咱们的孩子,以后要像你一样善良,像我一样漂亮。"刘梅靠在张建军怀里,憧憬着未来。
"还要像你一样能干,像我一样会做饭。"张建军笑着说。
"才不要像你一样会做饭,做饭太累了。"刘梅撅着嘴。
"不累,给你和孩子做饭,我高兴。"张建军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冬天。刘梅的肚子已经很大了,行动不方便。
一天晚上,她突然肚子疼。张建军赶紧找车把她送到县医院。
折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孩子终于出生了,是个大胖小子,八斤重。
看着襁褓里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张建军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当爸爸了。
刘梅躺在床上,虽然累,但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建军,你看他多像你。"
张建军点点头,握紧了刘梅的手:"谢谢你,梅梅。"
"谢我干啥。"刘梅笑了笑,"这是咱们的孩子。"
出院回家后,张建军把他妈留下的一个银锁拿了出来,给孩子戴上。
"这是我妈给我准备的,说是给未来孙子的。"他轻声说。
刘梅的眼眶有点红:"妈要是还在,肯定很高兴。"
"是啊。"张建军点点头,"她肯定会喜欢这个大胖孙子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慢慢长大,会笑了,会叫爸爸妈妈了。张建军给他取名叫张明,希望他以后做个光明磊落的人。
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张建军在镇上买了块地,盖了栋两层小楼。楼上住人,楼下继续开饭馆。
搬家那天,街坊邻居都来帮忙。王大爷笑着说:"建军啊,你现在可是咱们镇上的大老板了!"
张建军笑了笑:"啥老板啊,就是个开饭馆的。"
刘梅抱着孩子,笑着说:"不管是啥,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比啥都强。"
大家都笑了,说他们是镇上最幸福的一家人。
夕阳下,张建军看着忙碌的刘梅,看着咿呀学语的儿子,心里暖洋洋的。他想起了五年前那个在民政局门口孤单的自己,想起了那些委屈和痛苦的日子。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付出了真心,虽然晚了点,但终究是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生活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爱,有家人,有希望,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张建军知道,他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05
转眼又是五年过去。
张明已经上幼儿园了,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张建军的饭馆成了镇上的老字号,每天顾客盈门。刘梅把超市也搬到了镇上,生意同样红火。
他们又买了辆面包车,方便接送孩子,也方便进货。
这五年,张建军和刘梅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很少吵架,就算有分歧,也会好好沟通。张建军学会了浪漫,会在纪念日给刘梅买花;刘梅学会了温柔,会在张建军累的时候给他按摩。
"建军,明天周末,咱们带明明去县城公园玩吧?"晚上,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说。
"好啊。"张建军点点头,"顺便给明明买身新衣服。"
"嗯!"刘梅高兴地答应着。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带着张明去了县城。公园里人很多,张明像只小鸟一样跑来跑去。
"爸爸,你看那个飞机!"
"妈妈,我要吃棉花糖!"
"爸爸,我们去划船好不好?"
张建军和刘梅跟在后面,笑着看着他。
划船的时候,刘梅突然说:"建军,你还记得五年前,我们在这里划船吗?"
张建军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记得,那时候你还在生我的气。"
"是啊。"刘梅也笑了,"那时候我真是傻,放着你这么好的人不要,偏偏喜欢王浩那种混蛋。"
"都过去了。"张建军握住她的手,"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嗯。"刘梅点点头,靠在张建军肩上,"有你,有明明,我觉得这辈子值了。"
张建军心里暖洋洋的,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
划完船,他们带着张明去商场买衣服。正在童装区挑衣服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
张建军和刘梅同时转过头,看到了王浩。
他比以前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不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手里拿着一件打折的童装。他身边站着一个憔悴的女人,抱着一个小女孩。
王浩也看到了他们,愣了一下,然后尴尬地笑了笑。
"张老板,刘老板。"他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讨好。
"嗯。"张建军淡淡地应了一声。
"这是你儿子?都这么大了。"王浩看着张明,眼神里带着羡慕。
"嗯,五岁了。"刘梅说,语气很平静,没有了以前的怨恨。
"真好。"王浩叹了口气,"我女儿也五岁了。"他指了指身边的小女孩。
那女孩怯生生地看着他们,长得很瘦弱。
"你们也来买衣服?"刘梅问。
"嗯,给孩子买件过冬的衣服。"王浩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最近...生意不好做。"
张建军和刘梅都没说话。他们听说,王浩后来跟那个女人结了婚,也开了个小超市,但是经营不善,倒闭了。后来又开了个饭馆,也赔了。现在听说在工地上打零工。
"这件衣服多少钱?"王浩又问售货员。
"打完折八十。"售货员说。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衣服放了回去:"我们再看看。"
他拉着女人的手,转身想走。
"等等。"张建军突然说。
王浩回过头,疑惑地看着他。
张建军拿起刚才那件衣服,又挑了两件其他的款式,走到收银台:"这三件,我付钱。"
王浩愣住了:"张老板,这..."
"给孩子买的。"张建军笑了笑,"别客气。"
王浩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张建军,我...我以前那么对你..."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张建军摆摆手,"都是当爹的,别让孩子冻着。"
王浩的眼泪掉了下来,哽咽着说:"谢谢你...谢谢你..."
"走吧。"张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浩点点头,抱着衣服,带着女人和孩子,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刘梅轻声说:"你还真是心软。"
张建军笑了笑:"都不容易。再说,咱们现在日子过好了,能帮就帮一把。"
"嗯。"刘梅点点头,挽住张建军的胳膊,"你真好。"
张明拉着他们的手,仰起小脸:"爸爸妈妈,你们在说什么呀?"
"在说咱们明明是个幸福的孩子。"张建军抱起张明,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嗯!我是最幸福的!"张明搂着张建军的脖子,高兴地说。
阳光透过商场的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张建军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简单,平淡,却充满了爱和幸福。
晚上回到家,张明已经睡着了。张建军和刘梅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
"建军,你说人这一辈子,是不是都得经历点啥,才能明白啥是最重要的?"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问。
"是啊。"张建军点点头,"就像我,经历了那么多,才明白你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我也是。"刘梅握紧张建军的手,"以前总想着要赚大钱,要过好日子,其实啊,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比啥都强。"
"嗯。"张建军点点头,"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看着明明长大,上大学,娶媳妇,咱们就抱孙子,享天伦之乐。"
"好啊。"刘梅笑了,"到时候我就天天抱着孙子,你就给我们做好吃的。"
"没问题!"张建军也笑了。
院子里的月光很亮,星星很多。风吹过,带来了桂花的香味。
张建军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民政局门口孤单的自己。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五年后的自己会如此幸福。
生活或许会有坎坷,会有遗憾,但只要不放弃希望,不放弃爱,就一定能等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张建军握紧刘梅的手,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生活,感激相遇,更感激自己当初的坚持和善良。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和刘梅、和明明一起走下去,就什么都不怕。
因为他明白,最好的生活,就是现在这样——简单,平淡,却充满了爱和幸福。
06
日子就像小河里的水,静静地流淌着。转眼间,张明上小学了。他继承了张建军的聪明和刘梅的漂亮,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小榜样。
张建军的饭馆生意越来越好,他又在县城开了家分店,交给了自己的侄子打理。刘梅的超市也扩大了规模,增加了蔬菜水果区,成了镇上品种最全的超市。
这天是周末,张建军一家三口去乡下看望王大爷。王大爷的身体不如以前了,走路都需要拄拐杖。
"大爷,最近身体咋样?"张建军扶着王大爷坐下。
"还行,老毛病了。"王大爷笑了笑,"你们能来,我就高兴。"
刘梅给王大爷削了个苹果:"大爷,下个月镇上有体检活动,我陪您去检查检查。"
"不用不用,浪费钱。"王大爷摆摆手。
"不浪费,免费的。"刘梅撒了个小谎。
王大爷这才点点头:"那谢谢你了,小梅。"
张明趴在王大爷腿上,给王大爷讲学校的趣事。王大爷听得哈哈大笑,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临走的时候,王大爷拉着张建军的手说:"建军啊,你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这话一点不假。"
张建军笑了笑:"大爷,您好好保重身体,我们有空再来看您。"
回去的路上,刘梅说:"王大爷真是可怜,无儿无女的。"
"是啊。"张建军叹了口气,"等忙完这阵子,咱们接他来家里住几天。"
"好啊。"刘梅点点头。
没过多久,王大爷突然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张建军和刘梅轮流去照顾他,端屎端尿,一点也不嫌弃。
王大爷拉着张建军的手,老泪纵横:"建军啊,我这辈子没儿没女,多亏了你啊...我这房子,还有这点存款,都留给你..."
"大爷,您别这么说,我们照顾您是应该的。"张建军打断他,"您好好养病,等好了,咱们一起过年。"
王大爷点点头,眼泪却止不住地流。
可惜,王大爷的身体还是没能好起来。半个月后,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张建军和刘梅按照王大爷的遗愿,给他办了后事。整理王大爷遗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王大爷的房产证和一张存折,还有一封信。
信上写着:"建军,小梅,谢谢你们一直照顾我。这房子和钱,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王大爷绝笔。"
张建军和刘梅看着信,眼泪都下来了。
"大爷真是个好人。"刘梅哽咽着说。
"是啊。"张建军点点头,"咱们把这房子收拾出来,以后就当度假的地方吧。"
"嗯。"刘梅点点头。
王大爷的房子在山脚下,风景很好。张建军和刘梅把它收拾出来,周末的时候就带着张明去住两天,种种菜,钓钓鱼,享受一下田园生活。
有一天,他们正在院子里种菜,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张建军打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
"请问,这里是王大爷家吗?"男人问。
"是啊,您是?"张建军疑惑地看着他。
"我是王大爷的远房侄子,从外地来的。"男人说,"我听说大爷去世了,特意来看看。"
张建军愣了一下,王大爷从来没提过有侄子。
"请进吧。"张建军把男人让进院子。
刘梅听到声音也走了出来,警惕地看着这个陌生男人。
男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眼睛不停地打量着房子:"这房子不错啊,值不少钱吧?"
张建军皱了皱眉:"您找王大爷有事?"
"也没啥大事。"男人笑了笑,"就是大爷去世了,他的遗产应该由我继承吧?我是他唯一的亲人。"
张建军和刘梅这才明白,这人是为了房子来的。
"王大爷有遗嘱,房子留给我们了。"刘梅拿出王大爷的信。
男人接过信,看都没看就扔在地上:"这啥呀?我不认!我是他侄子,遗产就该是我的!你们赶紧搬走,不然我报警了!"
张建军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你这人怎么这样?王大爷活着的时候你不来,死了倒来抢遗产了?"
"我那时候忙!"男人狡辩道,"反正这房子是我的,你们赶紧走!"
"我们不走!"刘梅也生气了,"这是王大爷留给我们的!"
"行,你们不走是吧?"男人恶狠狠地说,"等着瞧!"说完,气冲冲地走了。
看着男人的背影,刘梅气得发抖:"世上怎么还有这种人!"
张建军捡起地上的信,拍了拍上面的土:"别生气,咱们有王大爷的遗嘱,怕他干啥。"
"嗯。"刘梅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
果然,没过两天,那个男人就带着几个人来了,说是要强行搬进来。
"你们再不走,我就砸东西了!"男人嚣张地说。
张建军没跟他废话,直接报了警。
警察来了之后,了解了情况,又看了王大爷的遗嘱,对那个男人说:"老人家有明确的遗嘱,把房子留给张先生夫妇。你要是不服,可以去法院起诉,但不能在这里闹事。"
男人没想到张建军真敢报警,有点心虚了,但还是嘴硬:"起诉就起诉,我不怕!"
"随时奉陪。"张建军冷冷地说。
男人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
"这种人,真是气死我了。"刘梅说。
"别跟他一般见识。"张建军安慰道,"王大爷在天有灵,也不会让他得逞的。"
果然,那个男人后来并没有去法院起诉。大概是知道自己理亏,也可能是觉得为了一个乡下的房子不值得。
这件事之后,张建军和刘梅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他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张明已经上初中了。他长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懂事,经常帮张建军和刘梅干活。
"爸,您累不累?我给您捶捶背。"
"妈,超市忙不忙?我放学去帮忙。"
听着儿子贴心的话,张建军和刘梅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这天,张建军正在饭馆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医院打来的。
"请问是张建军先生吗?您是王浩先生的朋友?"
张建军愣了一下:"是我,王浩怎么了?"
"王浩先生在工地上晕倒了,现在在医院抢救,他手机里只有您一个联系人。"
张建军心里咯噔一下:"我马上过去!"
他跟侄子交代了几句,赶紧开车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告诉他,王浩是突发性脑溢血,情况很危险,需要立刻手术,但是没有人签字。
"他家人呢?"张建军问。
"我们联系不上他家人,他手机里只有您一个号码。"医生说。
张建军犹豫了一下。他和王浩,也算是恩怨一场。但毕竟相识一场,他不能见死不救。
"我签。"他说。
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很成功。王浩虽然脱离了危险,但还在昏迷中。
张建军给刘梅打了个电话,说了情况。
"你打算怎么办?"刘梅问。
"先让他住着吧,等他醒了再说。"张建军叹了口气,"毕竟是条人命。"
"嗯,你做得对。"刘梅说,"需要钱的话,跟我说。"
张建军心里暖暖的:"知道了。"
王浩昏迷了三天才醒过来。看到守在床边的张建军,他愣住了。
"是你...救了我?"他声音沙哑。
"医生说你脑溢血,需要手术。"张建军淡淡地说。
王浩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张建军,我对不起你...以前我那么对你..."
"都过去了。"张建军摆摆手,"你好好养病吧。"
"我老婆呢?孩子呢?"王浩突然问。
张建军沉默了一下:"医生说联系不上他们。"
王浩的眼神黯淡下来,叹了口气:"她走了...带着孩子走了...嫌我没本事,赚不到钱..."
张建军没想到会是这样,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这辈子,真是失败。"王浩苦笑了一下,"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有钱就有一切,为了钱不择手段,伤害了很多人...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
他看着张建军:"建军,我真羡慕你,有个好老婆,有个好儿子,有自己的事业...这些,我都没有..."
张建军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想那么多了,先养好身体。以后好好做人,一切都还来得及。"
王浩点点头,眼泪又下来了:"谢谢你,建军...谢谢你还愿意帮我..."
"好好休息吧。"张建军说,"我明天再来看你。"
走出医院,张建军心里感慨万千。人生啊,真是变幻无常。曾经以为的仇人,现在却躺在病床上,那么脆弱。
他突然觉得,以前的恩怨,都不算什么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何必斤斤计较呢?
回到家,刘梅已经做好了饭。
"怎么样了?"她问。
"脱离危险了,还在昏迷。"张建军说,"他老婆孩子都走了。"
刘梅叹了口气:"唉,也是个可怜人。"
"是啊。"张建军点点头,"以前我挺恨他的,现在觉得,他也挺可悲的。"
"人啊,有时候就是想不开。"刘梅说,"总觉得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其实身边的幸福才最该珍惜。"
"嗯。"张建军握住刘梅的手,"咱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
"会的。"刘梅笑了。
日子还在继续,平淡而幸福。张建军知道,人生或许会有波澜,但只要有爱,有家人,有朋友,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他感谢生活,感谢相遇,更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和善良。因为他知道,正是那些经历,那些选择,才让他拥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07
王浩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才出院。张建军去接他,发现他好像变了个人,头发白了大半,眼神也变得浑浊。
"谢谢你,建军。"王浩说,声音沙哑。
"没事。"张建军帮他拎着东西,"你打算去哪?"
"不知道。"王浩苦笑了一下,"可能回老家吧,那里还有几间老房子。"
"也好。"张建军点点头,"回老家安安稳稳过日子,挺好的。"
"嗯。"王浩点点头,"建军,以前的事,对不起了。"
张建军笑了笑:"都过去了,别提了。以后好好过日子。"
"会的。"王浩说,"建军,小梅,还有明明,祝你们永远幸福。"
"你也一样。"张建军说。
王浩走了,背影看起来很孤单。张建军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人生啊,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行,每一步选择,都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张建军的饭馆和刘梅的超市都经营得有声有色,张明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这天,张建军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是从省城打来的。
"请问是张建军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孩的声音。
"我是,您哪位?"张建军疑惑地问。
"我是省电视台的记者,我们听说了您的故事,想采访您一下,您看方便吗?"
张建军愣了一下:"我的故事?什么故事?"
"就是您和您妻子的故事,还有您帮助王浩先生的事。我们觉得您的故事很有正能量,想宣传一下。"
张建军笑了:"我就是个普通人,没啥好采访的。"
"张先生,您太谦虚了。"记者说,"您的故事真的很感人,能给很多人带来正能量。您考虑一下,好吗?"
张建军犹豫了一下,跟刘梅商量了一下。
"采访就采访吧,"刘梅说,"让更多人知道,善良是会有好报的。"
"嗯。"张建军点点头。
第二天,省电视台的记者果然来了。他们在张建军的饭馆和家里拍了一天,采访了张建军、刘梅,还有张明,甚至还去采访了王大爷的邻居。
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张建军:"张先生,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帮助王浩先生?毕竟他以前那样对您。"
张建军想了想,说:"其实也没啥特别的想法。毕竟相识一场,总不能见死不救。再说了,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挺好的。"
记者又问刘梅:"刘女士,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张建军先生身边?"
刘梅笑了笑:"因为我知道,他是真心对我好。以前是我不懂珍惜,后来才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家人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采访播出后,张建军一下子成了名人。很多人从外地赶来,专门来吃他做的饭,跟他合影。
"张老板,您真是个好人!"
"张大哥,您的故事太感人了!"
"张师傅,您做的菜真好吃,人更好!"
张建军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顾客。
"建军,没想到你成名人了。"晚上,刘梅笑着说。
"啥名人啊,就是个开饭馆的。"张建军笑了笑,"不管别人怎么说,咱们还是过咱们的日子。"
"嗯。"刘梅点点头,"你说得对。"
名气并没有改变张建军的生活。他还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去市场买菜,然后回饭馆准备一天的食材。刘梅还是每天去超市开门,热情地招待每一位顾客。张明还是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学习。
他们还是那个普通的三口之家,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这天,张明放学回家,兴奋地说:"爸爸,妈妈,我获奖了!"
"什么奖啊?"张建军和刘梅异口同声地问。
"全市作文比赛一等奖!"张明拿出奖状,骄傲地说。
"太棒了!"张建军和刘梅高兴地抱住了他。
"快让爸妈看看,写的啥作文。"刘梅迫不及待地说。
张明把作文递给他们。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开饭馆的,他每天都很辛苦,但他从来不说累。他很善良,帮助过很多人。他教会我,做人要诚实,要善良,要懂得感恩..."
张建军和刘梅看着作文,眼泪都下来了。这是儿子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明明,你真是长大了。"张建军摸了摸儿子的头。
"以后我要像爸爸一样,做个善良的人。"张明说。
"好儿子。"刘梅抱住张明,心里暖洋洋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建军和刘梅的头发渐渐有了白霜,但他们的感情越来越好。他们会像年轻时一样,手牵手去散步,会在纪念日给对方准备小礼物,会在对方生病时无微不至地照顾。
"建军,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吗?"晚上,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问。
"当然记得,县城的电影院,看的《泰坦尼克号》。"张建军笑了。
"是啊,那时候你还不好意思牵我的手。"刘梅也笑了。
"那时候不是怕你不愿意嘛。"张建军挠了挠头。
"傻瓜。"刘梅轻轻捶了他一下。
院子里的月光很亮,星星很多。张建军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民政局门口孤单的自己。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如此幸福。
生活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爱,有家人,有朋友,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张建军握紧刘梅的手,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生活,感激相遇,更感激自己当初的坚持和善良。
他知道,最好的生活,就是现在这样——简单,平淡,却充满了爱和幸福。而这种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08
岁月如梭,转眼又是十年。
张建军和刘梅都已经年过五十,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张明考上了重点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他说要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张建军的饭馆交给了侄子打理,他和刘梅退居二线,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锻炼身体,上午去公园下棋、跳舞,下午在家看看书、种种花,晚上一起散步。
这天,张明放假回家,给他们带了个好消息。
"爸,妈,我谈恋爱了。"
张建军和刘梅对视一眼,都笑了。
"女孩是哪里的?多大了?干啥的?"刘梅一下子问了好几个问题。
"妈,您别急啊。"张明笑了,"她是我同学,叫李娜,也是学医的,人很好。"
"啥时候带回来让我们看看?"刘梅迫不及待地问。
"放假就带回来。"张明说。
"好啊好啊!"刘梅高兴地说。
张建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好对人家姑娘。"
"我会的,爸。"张明点点头。
寒假的时候,张明果然把李娜带回来了。李娜是个漂亮懂事的女孩,说话温柔,举止得体,张建军和刘梅都很喜欢她。
"叔叔阿姨,经常听张明提起你们,说你们是模范夫妻。"李娜笑着说。
"啥模范夫妻啊,就是过日子呗。"张建军笑了。
"叔叔阿姨的故事真的很感人。"李娜说,"张明说,他以后也要像叔叔对阿姨一样对我。"
刘梅拉着李娜的手,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真会说话。"
看着儿子和准儿媳恩爱的样子,张建军和刘梅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又过了几年,张明和李娜结婚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张建军看着儿子穿着西装,牵着李娜的手,眼眶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结婚的时候,想起了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
"建军,你看明明长大了,娶媳妇了。"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也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是啊,我们也老了。"张建军笑了。
"老了好啊,老了可以抱孙子了。"刘梅说。
果然,没过多久,李娜就怀孕了。张建军和刘梅高兴得天天盼着孙子出生。
这天,医院打来电话,说李娜要生了。张建军和刘梅赶紧赶到医院。
手术室的灯亮了很久,终于,护士抱着一个婴儿出来了。
"恭喜啊,是个大胖小子,八斤重!"
张建军和刘梅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抢着要看孙子。
"让我抱抱,让我抱抱!"刘梅伸出手。
看着襁褓里那个皱巴巴的小家伙,张建军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想起了王大爷,想起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我们有孙子了。"他哽咽着说。
"是啊,我们有孙子了。"刘梅也哭了,是幸福的眼泪。
张明和李娜给孩子取名叫张念恩,意思是要懂得思念和感恩。
张建军抱着孙子,心里暖洋洋的。他知道,这就是幸福,是延续,是希望。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念恩慢慢长大,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张建军和刘梅的退休生活因为他而更加忙碌,也更加幸福。
"爷爷,给我讲故事。"
"奶奶,我要吃您做的红烧肉。"
"爷爷,我们去公园玩好不好?"
听着孙子稚嫩的声音,张建军和刘梅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几十岁。
这天,张建军和刘梅带着张念恩去公园玩。阳光正好,公园里人很多,有跳舞的,有下棋的,有放风筝的。
张念恩像只小鸟一样跑来跑去,张建军和刘梅跟在后面,笑着看着他。
"建军,你看,咱们这辈子,值了。"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说。
"嗯,值了。"张建军点点头,"有你,有明明,有念恩,我这辈子,啥也不缺了。"
"我也是。"刘梅握紧张建军的手。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张建军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民政局门口孤单的自己。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如此圆满。
生活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爱,有家人,有朋友,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而这种幸福,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张建军看着在不远处玩耍的孙子,看着身边笑容满面的刘梅,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幸福。他知道,这就是生活最好的样子,简单,平淡,却充满了爱和希望。而这种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09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十年。
张念恩已经上小学了,和他爸爸张明一样,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张建军和刘梅都已经年过六十,但身体硬朗,每天接送张念恩上学放学,日子过得充实而幸福。
这天,张建军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王浩打来的。
"建军,是我,王浩。"电话那头的声音苍老而沙哑。
张建军愣了一下:"王浩?你还好吗?"
"不好啊。"王浩叹了口气,"我生病了,肺癌晚期。"
张建军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这样?"
"年轻时抽烟太多,不注意身体。"王浩苦笑了一下,"建军,我想见你一面,行吗?"
"行,你在哪?我去看你。"张建军说。
王浩告诉了张建军地址,是在乡下的老家。
张建军和刘梅买了些水果和营养品,开车去了王浩的老家。那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路很难走。
王浩的家很破旧,院子里长满了杂草。他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看起来很虚弱。
"建军,你们来了。"看到张建军和刘梅,王浩的眼睛亮了一下。
"王浩,你还好吗?"张建军坐在床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快不行了。"王浩笑了笑,"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道个别。"
"别胡说,好好养病。"刘梅说。
"没用了。"王浩摇摇头,"我这辈子,活得挺失败的。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做了很多错事,伤害了很多人,包括你,建军。"
"都过去了,别提了。"张建军说。
"不,我得说。"王浩认真地说,"建军,对不起。以前是我混蛋,是我对不起你和知梅。这些年,我一直在后悔。如果当初我没有那么自私,没有那么虚荣,或许我的人生会不一样。"
张建军握住他的手:"都过去了,人谁还没犯过错呢。"
"是啊,都过去了。"王浩叹了口气,"建军,知梅,谢谢你们来看我。我知道,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是你们,最该感谢的人,也是你们。"
"别说这些了。"刘梅拿出带来的水果,"吃点水果吧。"
王浩摇摇头:"吃不下了。"他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张建军,"这是我妈留给我的,一个玉镯子,不值钱,但我一直戴着。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们,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张建军犹豫了一下,接了过来:"谢谢你,王浩。"
"不用谢。"王浩笑了笑,"建军,知梅,你们一定要幸福下去。"
"我们会的。"张建军说。
他们在王浩家坐了很久,聊了很多过去的事。王浩的精神好了很多,话也多了起来。
临走的时候,王浩拉着张建军的手:"建军,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想跟你做朋友。"
"好,下辈子我们做朋友。"张建军的眼泪掉了下来。
走出王浩家,刘梅也哭了:"真是可怜。"
张建军叹了口气:"是啊,人生苦短,要懂得珍惜。"
没过多久,王浩就去世了。张建军和刘梅去参加了他的葬礼,送了他最后一程。
站在王浩的墓前,张建军心里五味杂陈。人生啊,就像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结束了。但只要活着的时候,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爱,这场梦就没有白做。
回到家,张建军把王浩送的玉镯子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玉镯子,更是一份迟来的道歉和祝福。
日子还在继续,平淡而幸福。张念恩慢慢长大,上了初中,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张明成了一名优秀的医生,李娜也成了一名优秀的护士,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美满。
张建军和刘梅的身体依然硬朗,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锻炼身体,上午去公园下棋、跳舞,下午在家看看书、种种花,晚上一起散步,享受着悠闲的晚年生活。
"建军,你看这夕阳,多美啊。"站在阳台上,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说。
"是啊,真美。"张建军点点头,"就像咱们的人生,虽然快到尽头了,但依然很美好。"
"嗯。"刘梅点点头,"这辈子,有你,真好。"
"有你,更好。"张建军握紧刘梅的手。
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张建军想起了很多年前,那个在民政局门口孤单的自己。那时候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如此圆满。
生活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爱,有家人,有朋友,有一颗善良的心,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而这种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
张建军握紧刘梅的手,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生活,感激相遇,更感激自己当初的坚持和善良。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没有白活。而这份幸福,会永远留在他的记忆里,留在他的生命里,直到永远。
10
岁月如歌,转眼又是二十年。
张建军和刘梅都已经八十多岁,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他们的头发全白了,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
张念恩已经大学毕业,也成了一名医生,和张明一起在医院工作。他也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张建军和刘梅的重孙女。
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建军和刘梅的身体大不如前,张建军患上了高血压,刘梅有糖尿病,但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扶持,日子过得依然幸福。
"建军,今天天气好,咱们去院子里晒晒太阳吧。"刘梅扶着张建军说。
"好啊。"张建军点点头。
他们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阳光暖洋洋的。重孙女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笑声像银铃一样。
"你看,咱们的重孙女,多可爱。"刘梅笑着说。
"是啊,真可爱。"张建军点点头,"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四世同堂了。"
"是啊,咱们都老了。"刘梅叹了口气。
"老了好啊,老了可以看着孩子们幸福。"张建军说。
"嗯。"刘梅靠在张建军肩上,"建军,这辈子,有你真好。"
"有你,更好。"张建军握紧刘梅的手。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看着重孙女玩耍,看着太阳慢慢落下。
这天晚上,张建军突然觉得不舒服,呼吸困难。张明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说,张建军是心力衰竭,情况很危险。
"爸,您一定要挺住!"张明握着张建军的手,眼泪都下来了。
张建军看着儿子,又看了看身边的刘梅,笑了笑:"别哭,人总有一死,我已经很满足了。"
"建军,你不能走!"刘梅握着张建军的手,眼泪不停地往下掉,"你走了,我怎么办?"
"傻瓜,我会在天上看着你。"张建军轻轻擦去她的眼泪,"好好活着,替我看看孩子们,看看重孙女长大。"
"我不要,我要跟你一起走!"刘梅哭着说。
"听话,"张建军的声音越来越弱,"咱们的孩子都长大了,他们会照顾你的。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娶了你。刘梅,我爱你。"
"我也爱你,建军!"刘梅泣不成声。
张建军笑了笑,慢慢闭上了眼睛。
"爸!"
"建军!"
病房里响起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张建军的葬礼很隆重,很多人都来送他最后一程。有他的家人,有他的朋友,有他饭馆的员工,甚至还有一些只吃过他做的饭的顾客。
人们都说,张建军是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刘梅因为悲伤过度,身体也垮了。没过多久,她也跟着张建军去了。
临终前,她握着张明的手说:"把我和你爸葬在一起,我要陪他。"
张明含泪点点头。
张建军和刘梅合葬在乡下的山坡上,那里可以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到他们的家,看到他们的饭馆和超市。
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还有一句话:"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醒半醉半浮生。"
每年清明节,张明一家都会来给他们扫墓。张念恩会带着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讲爷爷奶奶的故事,讲他们的善良,讲他们的爱情,讲他们的幸福生活。
"爷爷和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张念恩对自己的孩子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爱。这样,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一束野花放在墓碑前。
风吹过,带来了青草的香味,也带来了张建军和刘梅的笑声,仿佛在告诉孩子们,他们一直都在,一直都在守护着这个幸福的大家庭。
而他们的故事,也会像这山间的风一样,一直流传下去,告诉人们,善良是会有好报的,爱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这就是张建军和刘梅的故事,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故事。一个关于爱,关于善良,关于幸福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会永远流传下去,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