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哥老李一早发动车就打开收音机,听快点新闻。听到一半,“啪”地一拍方向盘:“哎哟,这回可真动真格了!”
原来啊,9月10号那天,烟台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直接撂下狠话:谁再敢违规派单,谁就准备卷铺盖走人!
不是吓唬你,这次真不是罚俩钱就完事儿了。官方说了,要是网约车平台被查到乱来,信誉考核直接给你打成B级——听着不疼不痒?可这B级,等于给你的经营许可证判了“死刑缓期三年”。等证到期,压根儿别想续!说白了,干满三年就得滚蛋。
现在已经有两家平台踩了红线,名字没公开,但圈里人都知道是谁。这事儿在司机群里炸了锅,有人笑,有人慌。老李咧嘴一笑:“早该这样了!以前那些平台,光想着抢市场,管他有没有证,上来就派单,咱们守规矩的反倒接不到活儿,这不是逼良为娼嘛!”
不光是烟台,全国都在“清场子”。南昌、重庆那边更绝,交通执法的大哥直接带着平台的人一块儿上街查车。逮着一辆无证网约车,当场就处理,平台代表站旁边看着,脸都绿了。这就叫“杀鸡儆猴”,让你亲眼看自己手下干的缺德事儿。
山西长治更猛,一天之内清退1000多台“黑车”,那场面,跟大扫除似的。泸州八月份一口气清理2300辆没证的网约车,西安从七月份开始分批踢出去超一万台车,里头不少还是“营转非”的老油条,还有燃油车混在里面拉活儿,环保不环保先不说,安全真没法保证。
你说这些平台图啥?短期冲数据呗。补贴砸下去,司机蜂拥而入,乘客便宜打上车,表面看皆大欢喜。可背后隐患一大堆:司机没背景审查,车辆没定期安检,出了事平台甩锅比谁都快。前阵子某平台女乘客遇险的事儿你还记得不?根子就在这儿。
现在这套组合拳下来,明显是要把“野路子”全堵死。交通部门不再只盯着司机和车子,而是直接掐住平台的命门——许可证。你不听话,就不让你在这座城里混。这招比罚个几十万狠多了,属于釜底抽薪。
有司机朋友问:“那以后打车会不会变贵?”说实话,短期可能价格回调,但长远看,市场规范了,服务上去了,贵点儿也值。你现在打个车,司机绕路、拒载、车内一股烟味儿,投诉还石沉大海,这账咋算?
再说,正规军回来了,拼的是服务和口碑。像一些老牌出租公司搞“一车双驾”,天天培训职业道德,车里干净得能照镜子,人家靠这个吃饭,不怕卷。反倒是那些只想割韭菜的平台,风声一紧,立马脚底抹油。
说到底,这行当不能光靠算法和流量撑着。人命关天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把浑水摸鱼的赶出去,让守规矩的活得体面,才是正道。
烟台这一锤子下去,不知道多少平台得连夜开会改策略。江湖规矩变了,再玩花活儿,小心连船带人都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