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工专家在国会听证会上抖出猛料:如果稀土断供,现有的军用稀土库存只够F-35生产线运转11个月,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建造进度表也可能被迫暂停。
这个预警背后是中国持续收紧的稀土出口管制。
2023年中国镝、铽等17种战略稀土出口量同比下降42%,直接卡住了美国军工命脉。
美国一边和盟友商量替代方案,一边把目光转向了战争中的俄罗斯。
但这条路走得通吗?
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下确实埋着价值连城的宝藏。
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其稀土储量约380万到1000万吨,全球排第四。
尤其被俄军控制的乌克兰顿巴斯地区,那里矿床的镝、铽含量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0%。
按《国家利益》网站的说法,与其让矿藏闲置在战场,不如俄美合作开发。
但开矿远没想象中简单。
当前俄罗斯每年仅能开采2500吨稀土,不到全球产量的1.3%。
过去十年俄罗斯70%的稀土原矿都被运往中国包头加工。
因为本土缺乏稀土分离技术,莫斯科大学实验室至今没能突破99.99%的高纯度精炼门槛。
用俄罗斯工程师私下透露的话说:“我们自己造出来的永磁体,吸力连中国产品的八成都比不上。”
美国在这方面的困境更尴尬。
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号称北美最大,实际开采成本是中国的三倍。
更棘手的是加工环节。
德州在建的稀土提炼厂工期已延误三年,核心问题出在酸性废水处理——每提炼1吨稀土会产生2000吨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渣,而美国环保署去年刚追加了废弃物处理新规。
技术转让的障碍更是无法回避。
即便俄罗斯愿意向美国出口原矿,稀土分离的核心专利90%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中俄虽然关系紧密,但2024年《稀土管理条例》明确限制技术外流,违规者将被吊销出口资质。
“没人敢冒这个险,”圣彼得堡矿产贸易商佐林坦言,“中国只要切断萃取剂供应,整个生产线就瘫痪了。 ”
战略层面的矛盾同样棘手。
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给克里姆林宫的报告写明:矿产合作可换取美国放松金融制裁。
比如允许俄铝业重新使用SWIFT系统,或者解冻其在摩根大通的3亿美元资产。
但五角大楼强硬派坚决反对。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罗杰斯公开警告:“让莫斯科捏住国防供应链,比依赖北京更危险。 ”
乌克兰的声音同样不可忽视。
早在2022年,基辅政府曾与美企签署协议开发顿巴斯稀土矿。
如今矿场被俄军控制,乌克兰副外长梅尔尼克痛斥:“和掠夺者分赃,等于承认强盗合法! ”
东欧多国大使馆私下向国务院表达了顾虑,担心此举会助长俄罗斯气焰。
现实数据比地缘博弈更有说服力。
即便俄乌停火、俄方全力增产,预计2030年其稀土年产量也只能达到5000吨。
这仅能满足美国当前需求的5%。
而要建成完整的产业链——从矿山开采到磁材加工——最短耗时5年。
而前述军工专家评估的装备库存,仅够维持11个月。
俄罗斯的短板还不只技术。
2024年6月俄央行报告显示,设备进口限制已导致矿山机械老化率超过60%。
西伯利亚某矿场最近被曝仍在用苏联时期的破碎机,故障率达到每月四起。
俄罗斯工贸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公开承认:“若没有外企投资,关键矿区产量将持续下降。 ”
有趣的是三方关系的微妙变化。
今年5月普京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强调:“俄罗斯的战略矿产应优先保证友好国家。 ”
次日中国商务部便公告新增哈萨克斯坦稀土进口配额。
而白宫经济安全顾问查布拉哈则匆忙访问蒙古国,商讨开发戈壁滩稀土矿的合作事宜。
事实表明:美国军工供应链的11个月倒计时,或许等不到俄罗斯的救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