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需在破局突围、自我成长、积极行动中实现“化茧成蝶”

 71     |      2025-10-09 09:15:53

“加班加点赶完材料,反复核对十几遍,生怕遗漏任何细节……”当前,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经验尚浅、实战历练不足,在成长道路上容易陷入“自我纠结”的徘徊、“本领恐慌”的忧虑以及“只想不做”的空想之中。他们在“担心出错、害怕差评、忧虑问责”的心理重压下耗费精力,在“追求周全、渴望完美、力求稳妥”的自我拉锯中错失效率,最终陷入“越纠结越疲惫,越疲惫越焦虑”的恶性循环。年轻干部只有通过破局突围打破困境、自我成长筑牢根基、积极行动达成目标,才能挣脱内耗的枷锁,在干事创业中不断积累实干力量,实现“化茧成蝶”的华丽转变。

以“破局突围”打破“自我纠结”的困境枷锁,为“化茧”积聚能量。部分年轻干部在面对紧急或艰巨的任务时,常常因为害怕出错、担心差评而畏缩不前,对“负面结果”过度忧虑,既担忧工作出现疏漏被批评问责,又害怕自己的思路想法得不到认可而获得差评。于是,他们在“做与不做”“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之间反复权衡,这种“瞻前顾后”的心态,让他们在自我纠结中消耗了大量精力,不仅延误了工作进度,也错失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证明自己的宝贵机会。实干从来不存在“完美开端”,只有“主动破局”。在基层工作中,无论是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发展难题,还是社区治理中的群众诉求矛盾,都需要年轻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将精力从“顾虑评价”转移到“解决问题”上,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际情况,坐在群众家中倾听他们的需求,针对痛点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行动中化解问题,积累实战经验,锤炼担当本领,为“成蝶”积攒“破茧”的底气与力量。

以“自我成长”攻克“焦虑恐慌”的迷茫壁垒,为“成蝶”丰满羽翼。“本领不足”的焦虑是年轻干部常见的困扰。在工作中,他们常常摸不准思路、找不到着力点,干出的成效不显著,既要承受内心的焦虑煎熬和自我质疑,还要面对群众“不认可”、领导“不放心”的局面,被打上“不可靠”“不踏实”“浮于表面”的标签。然而,焦虑不应成为“躺平”的理由,而应成为成长的“助推器”。年轻干部唯有快速提升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主动融入工作大局,用自身的显著进步和实实在在的成绩回应各方期待。广大年轻干部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黄金时期,更应主动走出“舒适区”。面对业务知识薄弱的问题,要通过专题培训、政策研读等方式夯实基础;存在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要主动请缨参与重点项目,在征地拆迁、应急处置等一线岗位锻炼自己;针对遇到的疑难问题,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与同事交流,在取长补短中完善自我。始终以“空杯心态”学习新知识,用“较真精神”打磨技能,让能力短板成为成长跳板,为“成蝶”练就坚实的羽翼。

以“积极行动”挣脱“空想虚耗”的拖延束缚,让“蜕变”成为现实。规划再完美,不付诸实践也只是空谈。部分年轻干部习惯于“纸上谈兵”,重规划、轻执行,常常把工作目标清晰地记录在会议纪要中,将详细计划工整地写进工作台账,看似思路清晰、部署周全,却在落实环节“卡了壳”,总是以“准备还不充分”“时机未到”等理由拖延。这种“只说不做”的状态,让目标沦为“纸面文章”,计划变成“空中楼阁”,最终在“想方案、等时机”的空想中耗费精力,陷入“越想越焦虑、越拖越停滞”的内耗循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广大年轻干部要跳出“空想陷阱”,学会将目标拆解、按节点推进。接到工作任务后,要先明确核心目标,再将其分解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步骤,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每完成一项就及时复盘、优化调整。无论是撰写一份调研报告,还是组织一次政策宣讲,都要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破茧”有进展、“成蝶”有成果,真正在实干中实现成长蜕变。

广元市苍溪县龙山镇人民政府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