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秋季图文激励计划#,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最新表态,把欧洲政坛推到了一阵沉默里。他说,如果欧洲不同意对中国和印度的商品征收50%-100%的关税,美国将不再支持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不是建议,也不是磋商,这是裸裸的要挟。
欧洲一边还在为乌克兰拼命买单,一边突然被告知:如果不照着美国的贸易算盘走,那就自己想办法撑乌克兰。这不是同盟,这是勒索。
而这一次,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反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冷。
没人再装糊涂了。美国不是在帮忙,是在收保护费。
这不是第一次。特朗普团队早就盯上了欧洲的“安全焦虑”,一边贩卖“俄罗斯威胁论”,一边强推北约东扩,把芬兰、瑞典拉进来,把波兰变成军事前线。波兰边境已经驻扎了数万北约军人,无人机事件频发,局势高度紧绷。
可欧洲不断加码的乌克兰援助,却越来越像是被美国牵着走的“义务投资”。谁在供应武器?谁在提供情报?谁在背后掌控节奏?
欧洲人自己心里清楚,自己不过是在给美国的剧本买单。
事情真正起变化的,是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超过预期,尤其是比亚迪、蔚来、小鹏这些品牌,在德国和法国下沉市场站稳了脚跟。欧洲消费者不是傻子,同样的配置,价格低一半,谁还去买欧美车?
然后,美国就开始急了。拜登政府的贸易顾问早在去年年底就说过,欧洲“对中国依赖过深”,“需要重新评估对中国商品的市场准入”。
可欧洲真的会为了美国的焦虑,去放弃中国市场吗?
答案正在慢慢变得清晰。
首先是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在七月明确表示:“我们不支持对中国商品大范围加税,这对德国出口企业没有任何好处。”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更是直接警告:如果中欧贸易关系恶化,将有20万个德国制造业岗位受到冲击。
紧接着是法国,虽然马克龙嘴上说要“减少对中依赖”,但背地里,法资企业在中国加码投资的速度一点没慢下来。LVMH、达能、雷诺、空客,一边喊“战略自主”,一边在中国市场加仓布局。
这不是两面派,这是现实。
特朗普团队想做的,是逼欧洲选边站。对俄罗斯动手,对中国征税,对印度保持警惕——但问题是,这三件事加起来,基本等于自毁经济根基。
欧洲不是不知道。俄乌冲突已经拖了三年,不但没结束,反而有外溢风险。波兰、立陶宛、芬兰都在向北约申请增兵,白俄罗斯边境的摩擦不断升级。
而美国却在背地里推动“没收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议案,想把这笔3000亿美元转给乌克兰买武器。欧洲国家一听,都沉默了。
因为他们知道,俄罗斯不是没有反制手段。
俄方已经放话:如果欧盟真的动手,就会“对等没收”欧洲在俄境内的资产。那可不是小钱,法国、德国、比利时的银行在俄资产保守估计超过600亿欧元。
这不是开玩笑的威胁。欧洲政客当然知道,一旦这个底线被突破,后果将是金融核爆级别的。
但特朗普团队不在乎。他们只想把欧洲套牢,逼出更多的安全依赖和经济让步。甚至乐见欧洲被拖进更多冲突中,无法自拔。
美国自己跟中国的生意照做不误。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依旧保持在6800亿美元左右,虽然关税未降,但高科技、农业、能源交易并未中断。
欧洲这边却要被逼着“表忠心”,谁信这是公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欧洲的政界和民间情绪,正在悄悄转型。2025年初的民调显示,超过54%的法国人、49%的德国人认为“美国不再是可靠的战略伙伴”。
300多位美国国家安全官员在一封公开信中警告:“美国正在孤立自己。”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在打脸,至于中国,欧洲的态度其实早就变了。
不是转向亲中,而是清醒地意识到:得罪中国,是赔本买卖。
中国是欧洲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电动汽车、绿色能源、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欧洲的出口企业靠的是这块市场的稳定和增长,而不是美国的指令。
比起站队,欧洲更关心的是怎么保住自己不被冲垮。
特朗普团队还想继续施压,欧洲却在酝酿另一种可能。
意大利在今年6月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但随后又低调推动与中国的新能源合作项目;西班牙则在6月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与中国的“绿色技术双边协定”。
这些信号很清楚了:欧洲不会轻易为美国的对华政策买单。
而说到底,欧洲的“战略自主”不是一句口号。
它意味着:不再做美国的附庸,不再被当成对抗中国的工具,不再在俄乌战场上做冤大头。
只是这个过程注定不轻松。美国不会轻易放手,特朗普团队尤其不会。他们会继续施压,继续制造恐慌,继续用安全绑架经济。
但欧洲的选择也越来越明确了,一个问题摆在台面上:如果欧洲真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谁来承担后果?
德国企业?法国农场?意大利制造?还是普通买得起比亚迪而买不起特斯拉的消费者?这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是生活成本和就业安全的问题。
欧洲的耐心快到极限了。特朗普的算盘再响,也掩盖不了一个现实:得罪中国的事,傻子才去干。
问题来了:如果美国下一步,真的要让欧洲全面“脱钩”中国,欧洲会配合到什么程度?还是说,这一次,欧洲终于会说“不”?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