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中的未解之谜:1937年两千川军青龙山神秘失踪

 74     |      2025-10-07 05:39:07

1937年12月,南京东南郊的青龙山笼罩在凛冽的冬意中,一支2000人的川军部队悄然进入这片绵延数十里的山区,从此再无踪影。

八十八年前,350万川军出川抗日的壮举震撼全国,占全国抗日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再也没能回到家乡。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返乡的川军仅剩13万余人。

在这些牺牲的将士中,最令人费解的是1937年12月在南京青龙山地区整体失踪的2000多名川军。这起事件被国民党军令部列为“全团失踪”,记入军事档案,成为军事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01 南京沦陷前的危急局势

1937年12月1日,日本华中方面军集中四个师团进犯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率领10多万将士守卫首都。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刚刚经历淞沪会战的失利,未来得及休整,武器装备远逊于日军。日军不仅有常规的机枪和步枪,还有轰炸机、装甲车和坦克,甚至还有化学武器。

川军尽管装备极差,缺吃少穿,但求战心切,悍不畏死。其中一个团——217整编团,团长名叫伍新华(四川天全县人,川军讲武堂毕业),奉命在京杭国道上执行侧翼警戒任务,因而没有直接参与正面战斗。

02 撤退令下的生死抉择

12月12日,战事突变,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从南京城全面撤退34。此时,日军山田支队已占领了乌龙山,日海军舰艇通过封锁线到达下关江面,日军第16师团一部亦乘舟艇进至八卦洲附近江面。

川军217团面临着艰难抉择。面对日军的重重包围,伍新华团长为保住有生力量,决定带领全团2000多官兵向南京东南郊15公里外的青龙山区撤退。

青龙山地区绵延数十里,山势蜿蜒曲折如龙盘旋,山中林木密集,古树参天,人迹罕至7。这支队伍希望借助复杂地形躲避日军追击,但没想到,这一去便再无音讯。

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的照片

03 离奇失踪与多方调查

日军占领南京后,在统计战果时发现了一个蹊跷的现象:中国军队有一个整团未被歼灭或俘虏,也没有放下武器进入难民区。

南京大屠杀元凶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和朝香宫亲王都认为此事不可理解。日军随后在青龙山附近进行了调查,却毫无线索。

1939年,重庆方面统计作战情况时也发现了这个团的神秘失踪,将其列为“全团失踪”并记入军事档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政部和军令部又组建专门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仍然“查不清楚真相,最终不了了之”。

04 各种解释理论与推测

溶洞遇难说

20世纪70年代初,有人在青龙山区挖煤时,无意发现了几个大洞穴,里面有几顶锈烂的军用钢盔、朽坏的步枪和少量骸骨。一些专家推测,这支2000多人的川军整编团可能躲进了青龙山的巨大溶洞中,后来因敌机轰炸导致洞口被堵,全员窒息而死。

化整为零分散说

一位名叫刘宜槐的老人(曾给汪精卫当过警卫员)回忆说,中华门下面发现一条地道,里面有许多尸骨,从旁边留下的枪支弹药和一些衣物看,判断为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民党士兵,死因为中毒。还有一种说法是,部队弹尽粮绝后,团长无奈让大家分散各自逃命。

超自然现象说

一些更加神秘的解释包括“地球黑洞”或“时空隧道”理论,认为这支川军部队可能进入了某个时空扭曲区域。甚至还有人猜测他们被外星人劫持。这些说法显然缺乏科学依据。

根本不存在说

有历史学家指出,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序列里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川军部队。距离南京战场最近的川军部队是川军第21军第145师,他们在安徽广德与日寇血战,师长饶国华将军悲愤自戕。因此,整个事件可能只是民间传说。

05 历史背景与川军精神

回顾抗战历史,350万川军出川抗日的壮举可歌可泣1。四川省主席刘湘在1937年7月8日即电呈蒋介石,通电全国呼吁一致抗日。

他承诺:“抗战,四川可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1939年,刘湘因病去世,临终留下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装备差但作战勇敢,很多人血洒疆场8。在川军十大抗日名将中,有五位将领壮烈牺牲1。这些牺牲的川军将士用热血与忠诚锻造了历史,更以“牺牲人数乃全国之冠”的壮烈,谱写了川军慷慨就义的大无畏精神之歌。

20世纪70年代初,青龙山区挖煤的工人发现了几个大洞穴,里面有锈烂的军用钢盔、朽坏的步枪和少量骸骨。

一些专家推测这支川军可能躲进了青龙山的巨大溶洞中,因敌机轰炸洞口被堵,最终全部窒息而死。但直到今天,2000多具遗骸从未被发现,这个推论也无法被证实。

无论真相如何,350万出川抗日的川军中,有64万多人再也无法返回故乡。

他们的牺牲不会被遗忘,正如刘湘的遗言:“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