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固态电池材料市场,璞泰来、天赐材料、多氟多、星源材质激战正酣,从业务亮点到财务表现,谁能称霸成行业老大?

 90     |      2025-09-11 03:58:08

你肯定想不到,一家做电池材料的公司,光是接点生产设备的订单就能赚两亿多。

这还只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前夜的零头。

现在全球车企都在喊要做固态电池,但最赚钱的可能不是造电池的,而是卖材料的。

固态电池被公认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路线。

它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也长。

目前中日韩跑在最前面,欧美也在拼命追。

预计到二零二五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会达到十一点一吉瓦时。

二零三零年这个数字将变成六百一十四点一吉瓦时。

市场规模超过两千五百亿元。

其中上游材料就占了百分之四十,这可是千亿级别的机会。

材料跟不上,再好的电池技术也白搭。

今天就来看看四家押注固态电池材料的公司。

璞泰来,天赐材料,多氟多,星源材质。

到底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先看璞泰来。

这家公司很特别,它既做材料又做设备。

在新能源电池供应链里,它卡住了关键位置。

它的硅碳负极材料可以直接用在固态电池上。

更厉害的是,两种主流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它都已经完成了中试。

中试就是大规模量产前的最后一步试验。

而且它还接了不少固态电池生产设备的订单,金额超过两个亿。

这说明它不只是卖材料,还能帮客户把生产线搭起来。

天赐材料是原来的电解液龙头。

六氟磷酸锂全球市占率排前二。

但现在电解液要变天,液态变固态。

天赐也在积极转型。

它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经做到中试阶段。

管理层说明年就要建好中试产线,能小批量生产了。

它现在是全球硫化物和聚合物复合电解质前驱体的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而且它的成本控制得不错,比日本同类产品便宜四成。

多氟多这家公司技术底蕴很深。

它的六氟磷酸锂全球市占率也是前二。

而且还是国内第一个量产六氟磷酸钠的企业。

就连台积电用的超高纯氢氟酸,也是它率先突破技术并供货的。

在固态电池方面,它走的是多元路线。

同时研究聚合物和硫化物两种技术。

还和顶尖高校合作,部分材料已经能小规模产业化。

它的优势是从氟化工起家,原料自产,成本护城河很深。

星源材质是隔膜行业的老大。

隔膜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

它现在通过参股公司新源邦科技,布局固态电解质。

氧化物电解质已经量产。

硫化物和聚合物则还在小批量供应阶段。

它海外客户很多,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

出口价格比国内高两成以上,赚的是外汇差价。

看完了技术布局,再来看看实实在在的经营数据。

用经典的杜邦分析法拆解一下它们的财务。

销售净利率方面,璞泰来最赚钱,每一百元收入能净赚十六点五元。

星源材质排第二,天赐材料第三,多氟多暂时垫底。

总资产周转率衡量的是资产运营效率。

天赐材料跑得最快,总资产周转零点二九次。

多氟多第二,璞泰来第三,星源材质最慢。

权益乘数反映公司用负债撬动收益的程度。

星源材质杠杆最高,二点四七倍。

多氟多其次,璞泰来第三,天赐材料最保守。

最后看综合净资产收益率。

璞泰来百分之五点五三,排第一。

天赐材料百分之二点零五,排第二。

星源材质百分之一点零二,排第三。

多氟多百分之零点六二,暂时第四。

璞泰来盈利能力最强,但资产周转和杠杆都只排第三。

天赐材料周转效率第一,但利润率还没完全恢复。

星源材质负债率高,利润率还行,但资产转得慢。

多氟多周转不错,但利润最低,还在投入期。

这四家公司路线完全不同。

璞泰来通吃材料和设备。

天赐材料从液态电解液转向固态电解质。

多氟多凭借氟化工基础做低成本创新。

星源材质从隔膜扩展至电解质。

没有谁绝对领先,各有各的打法。

固态电池的赛道足够宽,容得下多个玩家。

但技术迭代快,成本控制要求极高。

谁能在材料和工艺上持续突破,谁就能吃到最大的蛋糕。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