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爆冷送大礼!中国女排排名不降反升,17岁新星成唯一安慰

 176     |      2025-09-10 22:47:58

哥几个,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们看的这届女排世锦赛,其实是一部玄幻片?

昨天早上我睡眼惺忪地摸出手机,就跟平时一样准备看看战报,好家伙,差点没把手机吓掉。

女排世锦赛四强名单里没咱们,这事儿吧,输给法国队那天心里就有谱了。

可紧跟着那条新闻是什么鬼?

“因美国队爆冷出局,中国女排世界排名被动上升至第六位。”

我当时人就傻了,在床上愣了得有半分钟。

嘛意思?

我们自己卷铺盖回家了,结果排名还升了?

这感觉太魔幻了,就像小时候考试考了个不及格,正哭丧着脸回家准备挨揍,半道上听说全班第一的同学因为早恋被请了家长,老师大笔一挥,把他的平均分匀给了全班,我莫名其妙就及格了。

你说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这“躺赢”来的世界第六,与其说是惊喜,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被法国队“技术性击倒”时有多狼狈。

现在回头看那场球,真是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憋屈。

法国队那个光头教练冈萨雷斯,简直把咱们研究到了骨子里。

他压根就没想跟咱们硬碰硬,人家玩的是“降维打击”。

你看他那个战术部署,就一招:用发球拼命地“追杀”你的一传。

那球发的,又平又冲,跟长了眼睛似的,专门往咱们队员的结合部、移动中的脚下塞。

结果就是,咱们的一传体系直接被干报废了。

球都垫不到二传手里,你还谈什么战术快攻?

最后不就剩下把球往天上一扔,让主攻手去“信仰一跃”了么。

这种打法,咱们球迷看着都着急。

可法国队那边呢?

人家早就布好口袋阵等着你了。

拦防队员直接往里收,摆明了就是放你直线,赌你强攻砸不穿。

数据不会骗人,法国队那边卡佐特23分、恩迪亚耶21分、罗塔尔18分,多点开花;咱们这边呢?

进攻压力全堆在一两个人身上。

这就好比打架,人家是一群人蜂拥而上,我们这边就一个大汉抡着膀子硬冲,能不吃亏吗?

这场球,把咱们的一个老毛病彻底暴露了:我们的排球体系,太依赖“圈养”模式了。

长时间封闭集训,战术打法反反复复地练,球员的技术确实扎实。

但这也像是在温室里培育花朵,看着漂亮,一到野外,风吹雨打就扛不住了。

球员们在场上太“乖”了,缺乏那种在逆境中临场应变的“野性”。

你再看欧洲那些队伍,意大利、土耳其,她们的球员常年在高水平的职业联赛里摸爬滚打。

那是什么环境?

是真正的“养蛊”,能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

她们对比赛的阅读能力,那种在零点几秒内做出判断的本能,全是在一场场刺刀见红的比赛里磨出来的。

所以,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发现,我们好像有点跟不上人家的版本了。

当然,日子再难,也得有点盼头不是?

这次最大的慰藉,就是17岁的小二传张籽萱。

这姑娘简直是漆黑的夜里,老天爷给咱们点亮的一盏小灯笼。

你看她在场上那股子沉稳劲儿,调度传球那份灵气,哪像个第一次打世界大赛的孩子?

尤其是一些一传不到位的球,她总能用个匪夷所思的调整,硬生生给攻手创造出下球的机会。

这种天赋,是体系“练”不出来的。

说句玩笑话,她更像是咱们这套严谨体系里,偶然出现的一个“绝美Bug”。

国际排联的专家都公开夸她,这说明好苗子是藏不住的。

但咱们也得冷静,一个张籽萱,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吗?

显然不能。

她是一束光,但我们需要的,是整个天空都亮起来。

所以啊,这个世界第六,就当是个黑色幽默吧。

它提醒我们,家底还在,但老本也快吃完了。

接下来女排世锦赛四强的比赛,日本对土耳其,意大利对巴西,咱们就搬个小板凳,当回学生,好好看看人家现在是怎么打球的。

各位觉得,咱们是该满足于这个“躺赢”的排名,还是该借这个机会,把咱们的“温室大棚”给掀了?

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