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君
责编:于梅君
当枸杞变成“红玛瑙”般的手串,玫瑰凝结成“古风耳坠”,中药柜顿时变成了潮流圈里的“国潮秀场”!这些颜值爆棚又“藏着玄机”的创意设计,把苦涩的中药材变成了一场“视觉盛宴”。古老的药材,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方式,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药房到时尚舞台,中药饰品轻松走红圈内。
为了帮市民更好地预防蚊虫叮咬,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的专家结合华南地区的气候特点,研发了一款防蚊香囊。里面放了薰衣草、茉莉花、艾叶、冰片、丁香等成分,既能散发香气驱除异味,又具有杀虫抗菌、提神醒脑的效果。差不多在杭州,中医药房推出了一款“丁香+艾草”做成的驱蚊手串,也挺受欢迎。有人说,戴上它去露营,蚊子都绕着走。
除了用来防蚊之外,嘉兴市秀洲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还用一些外形好看或香味特别的中药材,做成耳饰、手链啥的。里面的白芷和辛夷,可能对缓解鼻炎有帮助。而像沉香、檀香这样的香味药材,则能让心情轻松一点。
有一家中医药大学搞出了个“温感项链”,核心技术是把薄荷、冰片这些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装进微胶囊里。当身体温度接触到这个饰品时,微胶囊会受控释放出香气,而且还用热敏变色材料做成的,这玩意儿会随着温度变化变颜色,低温时是蓝色,温度一高就变成粉色,好像首饰跟着体温“活”起来一样。
在网络上传,中药首饰的话题挺热闹的,很多博主都晒出了各种功效的配方,比如用薰衣草、远志、夜交藤、酸枣仁等做成的助眠手串,还有用香茅草、艾草、薄荷、紫苏等材料制作的驱蚊手串啥的。
耳饰中用到的药材常见的有胖大海、茯苓、大血藤、路路通、木蝴蝶等等,色彩多为黄褐色,材质结实不易变形,还有的药材带点特殊的香味。一旦晕车,戴上这些中药耳饰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成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健康守护符”。
近年来,设计师们也开始积极尝试中药材的各种可能。有些艺术家会把整株草药,比如夏枯草、艾草,经过脱水定型后,嵌在透明材质里,做成胸针或发簪,展示出原始的形态之美。有的设计师则用中药粉和天然蜂蜡混合,做出颜色别致、富有弹性的珠宝,让佩戴的人可以和中药材“摸得到、感受到”。
中药饰品火起来的背后,藏着一份特别的养生秘籍。
中药饰品的核心所在就是“闻香养生”,就是说用中药材的挥发成分来调节身体的机能。这种思想,源自传统中医的芳香疗法,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专家说,中药首饰起源可以追溯到古时候的“锭子药”,那是把中药材磨成细粉,再加入一些黏合剂做成锭子那样的药物。古人用它主要是为了防暑、除湿、解毒啥的,遇到紧急情况还能直接吃锭子药。如今的中药首饰,已经变成一种结合文化和养生的潮流文创品,既有传统韵味,又能养生保健。
《中药芳香疗法临床应用指南》指出,中药材里的挥发性物质,比如芳香油,能通过嗅觉影响神经系统,达到放松心情、减轻焦虑的效果。像沉香、檀香那股香味,能帮人安神入睡;而艾草、薄荷的气息,则能驱蚊避虫。
一些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还具有抗菌、抗炎和调节神经的作用。比如,薰衣草里的芳樟醇,可以改善睡眠质量;酸枣仁中的黄酮类物质,则有助于缓解焦虑。
用来做首饰的那些药材个个都“不简单”。比如,玫瑰艳丽得像宝石,却藏着“理气解郁”的温柔力量,专门帮你化解郁闷;黄芪圆润得像金珠,是补气的“顶梁柱”,默默为你的元气充能;党参纹路像古玉,具备健脾益肺的本领,算得上“养生界的低调实力派”;茯苓洁白如凝脂,有祛湿利水的本事,稳坐“体内净化专家”的宝座;白术朴实得像块璞石,靠着健脾和胃的底蕴,已然成为“肠胃的守护神”。
早在古代,人们就喜欢挂香囊来驱除瘴气、避开不干净的东西,还有防蚊虫的功能。西汉时期的马王堆一号墓里出土的一款“香枕”,里面填了佩兰、茱萸这些草药,被称作“2000年前的中医助眠神器”。端午节那会儿,大家还会挂艾草、点艾烟,这些习俗也是利用香气的杀菌作用,体现出古人的传统智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医学研究室的宋恩峰老师提过,芳香类的药材确实对身体有一些保养的作用。用沉香、檀香、崖柏做成的手串,散发出天然的香味,可以通过嗅觉刺激神经系统,起到安定情绪、减轻焦虑的作用。而无患子手串里含有皂苷,佩戴的时候,皮肤接触可能会微量释放出一些抑菌的成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药饰”只是一种点缀,不能用来替代真正的治疗方法。
有结节、肌瘤、囊肿、息肉这些问题的朋友们,千万别放过这个方法,不用打针吃药,也能调理调理……一位博主最近发了个视频,说大部分结节跟肝气淤结密切相关,可以用一些芳香化浊的中药来缓解不适,比如香附、佩兰、木香各10克,放在干净的布袋里随身携带,能起到疏肝解郁、消散体内结节的效果。
“药香配饰”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医科的肖岚主任医师表示,像结节这种病因比较复杂,单靠佩戴中药手串或香包,其实并不能直接把结节给化开。她说,中药材贴身带着,更多是起到预防和辅助作用,算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真正的治疗办法。
虽然中药香包能借助散发的香气,暂时调节人体的神经和呼吸系统,起到一定的放松、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作用,但它不能取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中药方子可以因人而异,灵活组合,比如脾虚加健脾的药物、痰湿加化痰清热的药,以及血瘀加活血化瘀的药,基本不用特别考虑它们的香味;反观香囊或首饰,受“药要带香”的特点限制,成分相对单一,很难满足复杂多样的治疗要求。
尽管如此,有一些人反映佩戴“药香配饰”后,感觉身心都有所改善。“也许这主要是心理上的疗愈效果,毕竟也是治疗的一环。”肖岚说,“药香配饰”流行,可能也只是年轻人对“健康焦虑”的一种应对方式,“只要能带来积极的情绪反应,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中药首饰,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或者出现过敏反应,这点得注意了。
得提醒一下,虽然把中药材碾成粉后大概不会影响它的药效,但如果把它做成手串,有些药材因为粘合性不强,可能需要加点黏合剂,结果反而会稀释药物的效果。自己动手做药饰得特别小心,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不同,盲目使用很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荨麻疹啥的过敏反应,可得注意了。
挑选合适的中药材,制作首饰的关键所在。专家建议,优先考虑药食同源目录里的中药材,比如陈皮、枸杞,还有传统的文玩材料,比如沉香和檀香。这些材料香气持久,能帮你安神、行气止痛,而且不容易变质。
孕妇最好别佩戴含有麝香、红花这些能活血通经的中药香囊。有些中药材,比如朱砂,里面含有硫化汞,长期接触的话可能会引起中毒。而且,中药手串不要和金属饰品放在一起,免得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中药首饰,到底怎么辨别好坏呀?专家说啦,中药香味通常挺淡的,如果闻着特别浓,那可能是加了香精啥的;颜色太亮丽,或许用的色素也得留个心。再说啦,香囊或手串的味道会随着时间慢慢散去,尤其在阴雨天的时候,更要多留意,得定期检查和替换药材,免得发霉变质啥的。
知多一点
那些祖传的项链和手串,不仅颜值高,还挺美味的。
炎热的夏季,蚊虫扰人,清代宫廷中防暑的药物主要用锭子形状的药材来应对。制作锭子药时,先把各种中药按比例研磨成细粉,然后再用糯米、蜂蜜之类的黏合成团,接着倒入模具中压制,变成像金锭、银锭那样的固体药物。宫里用的锭子药,不光可以装在荷包或香袋里,还能做成手串、香珠或者项链等配饰,方便随身携带。
宫廷秘方锭子药,是传承自宫中宝藏的珍贵良方。这种锭子形态的药物,经过多次调配炼制,融合了各种名贵药材,不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兼具收藏和佩戴的价值。无论是用来调理气血,还是驱邪避疫,这类锭子药都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在皇宫中广受青睐。
清代宫廷里,锭子药包括太乙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等。《清宫医案集成》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它们的配方和用法。比如,太乙紫金锭用文蛤、大戟、茅茨菇、千金子等共同炼制,而蟾酥锭的原料则有朱砂、雄黄、蟾酥、麝香等。
这些锭子药有的用来内服,有的用来外敷,功效也各不相同。比如,蟾酥锭能治疗疼痛麻木问题;离宫锭则适合用来治各种坏疮;盐水锭则对牙痛、风热火眼等症状有帮助。
在清代宫里,最受到重视、用途也最广的一种锭子药,非太乙紫金锭莫属。据清宫医案记载,把太乙紫金锭磨成细末,既可以内服,也能外敷,针对夏天常见的各种疾病效果不错:比如恶疮红肿,用酒调磨后服,再用凉水调敷;瘟疫引起的喉痹,用凉水和薄荷叶磨成的药擦或服;心气痛和其他气痛,用淡酒或姜汤调磨后服;中风麻木、口眼歪斜、骨节风肿、步履艰难,用暖酒调磨后服等等。
锭子药作为防暑的药物,在清宫里用得挺普遍。御医开的药单上,太乙紫金锭曾用来治光绪帝的皮肤病,也用来缓解慈禧太后的面肌痉挛。到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还把太乙紫金锭拿出来赏赐一下。
以前呢,紫金锭可算得上是“神奇的药”。早在南宋时期,叶大廉写的《叶氏录验方》(大概是1196年刊的)里就提到一种叫“圣授夺命丹”的配方,由五倍子、山慈菇、红芽大戟、千金子霜,再加上麝香这五味药组成,听说能解毒。
《红楼梦》里提到的“锭子药”,其实就是一种药丸,古时候用来治疗各类疾病。据书中描写,这种药丸制成后像小锭子一样,便于携带和服用。
紫金锭曾是官宦之家常备的良药之一。在《红楼梦》第28回里头提到,贾贵妃让夏太监从宫里带来端午节的赏赐,其中就有“两个香袋”和“两个锭子药”。这里头的“锭子药”,主要指紫金锭、蟾酥锭以及盐水锭之类的。而在第42回里,刘姥姥二次进荣国府时,得到贾母赠送的几种中成药,也包括紫金锭。
清宫里的锭子药制作过程挺繁琐的,经过塑形、彩绘、缝线、编穗、包装、装箱、盖布罩等等一系列工序。它们被做成了纺锤、圆柱、鱼形、葫芦、蒜头、天师像等各种造型,主要是为了驱邪避邪、保健驱病。能看出,清宫的这种锭子药,不光是药,还算得上精致的艺术品呢。
说到功效的话,紫金锭能治一切药毒、蛊毒、瘴气,还能应对痈疽发背、蛇犬咬伤、毒虫所伤,好像中风、中气不顺,口眼歪斜这些毛病也能用。可以说,那会儿家里都常备着这种急救药,方便应付突发状况。
想要提供新闻线索的话,既可以在应用商店里下载“齐鲁壹点”APP,也可以直接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有800位记者期待着你的报料,随时等候你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