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槐荫,腊山站的变化不光是多了一栋高楼。前阵子,济南2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地铁站上面,经历了好几个月的忙碌,各种吊车、工人不断上阵,这个占地十万多平米的TOD综合体终于封顶了。虽说“建设封顶”听上去有点抽象,但对附近居民来说,这基本等于未来的生活圈要焕新升级。
光有地铁还不够,现在大城市流行一种叫TOD模式的规划,说白了就是把地铁口和商业、公寓、酒店一锅端,楼下就有大型商场和餐饮,转身还能坐上地铁上班。腊山站这次干脆把地下三层都掏空了,车库直接接轨,地上裙楼四层,顶上南北还各有两座塔楼。听工地师傅说,施工中还用了BIM系统“盯梢”监控地铁区和基坑安全,连混凝土都分时段精准浇筑,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
其实,这样的TOD综合体在北京、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已经不是稀罕事,大家图的就是出门就能逛,回家还能直接坐地铁。对济南来说,这还真是头一次实现地铁“上盖开发”。有网友说,“以后在腊山站,下班顺路买菜吃饭太方便,跟北上广靠拢了。”也有本地博主打趣,“终于不用拉着行李穿马路赶地铁了,省时省力。”
不过,这里最大的看点,还是在于整个西部城区的拉动效应。腊山站地段正好卡在老城区和西部新片区的“结界”,之前大家都吐槽这边商业氛围不足,办公和住宅两头难兼顾。有了2号线和4号线交织,结合上盖商业新地标,出行通勤和生活消费一体化,哪怕不是周边小区的居民,换乘到这儿,也能少折腾不少路。
城市空间怎么用,未来几年或许还会有新玩法。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也放出话,要以腊山站为样板,继续推广这样的TOD开发,把出行便利和城市更新捆在一起推动。有人关心:商场会不会和轨道服务冲突?能不能缓解区域拥堵?业内分析认为,关键在于后期管理和配套,有好的运营水平,市民出行和消费体验都会升一个台阶。
你平时通勤会经过腊山站吗?遇到过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欢迎一起聊聊你对这个新地标的看法!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