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要会晤,这消息可真是搅动了全球舆论,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已经持续四年的这个节骨眼上。全世界都在盯着这次峰会的走向,但底子里呢,大家心里也跟明镜似的,想让一次会谈立刻画上和平的句号,那几乎不可能。不过,大伙儿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哪怕不是彻底解决问题,但至少别再火上浇油了吧?
说到这场持续4年的战争,没在前线挨炮弹的欧洲日子也不好过。看看新闻标题就知道,能源危机、物价飞涨、难民潮汹涌,随便拎哪一项都够喝一壶的,更别提现在欧洲各种抗议就没断过。本地老百姓撂下一句“大战场太远,生活难见天”,问题是,这账还得有人买单啊。
但有意思的是,美国那头已经有人先敲警钟了。这几天,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又抛出惊人观点,他直接戳穿了美国的“安全焦虑症”。萨克斯说得明白,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外部威胁,而是自己的“单极迷幻症”还没清醒。这话听着扎心,但挺戳热点——毕竟,一个全球军事巨无霸,天天喊着“有人要害我”,这话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按正常逻辑推理,美国的军事实力摆在那儿,全球哪个国家真能威胁到它?如果非要说有过,那还是上世纪的苏联。冷战时期,苏美两家明里暗里各种较劲,但那天大地大的苏联都解体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还在冷战的影子里转圈圈呢。
杰弗里的观点其实挺挑明了一点:这个世界已经不是谁说了算的“独角戏”时代了。现在全球局势明显更复杂,俄罗斯、中国,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早就跟美国平起平坐了。但是美国自己的脑筋似乎没转过来,办法没想几个,瞪眼倒挺熟练。而且,还不死心地到世界各地搞动作,比如俄边境增兵,比如军援乌克兰,比如派军舰在南海转悠……这些骚操作,表面上说是防御,其实懂行的心里都明白,这哪里是安抚,分明是点火啊。
尤其是俄乌战争这一块,杰弗里的炮火对准了北约东扩战略。冷战结束时,美国可是亲口答应苏联的“北约不东扩”。但结果呢?30年来,北约从原来的12个成员国,直接扩展到了32个国家。这算盘打得多狠啊——俄罗斯的西部缓冲区是越压越薄,基本快顶到俄家门口了。
最要命的导火索,是北约承诺吸纳乌克兰。说白了,这就跟在你的邻居家装导弹发射器一样,你能坐视不理吗?乌克兰如果真成了北约的一员,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真得瞬间归零。所以,杰弗里说,俄乌战争并不是莫斯科无端点火,而是俄罗斯“反抗即死,不反抗等死”的最后挣扎。
这样的逻辑确实很直白,但问题的复杂性显然远不止于此。现在马上就要见面的特朗普和普京会谈,杰弗里也给开了个处方:“北约停止东扩,承诺排除乌克兰”,这样的话,俄罗斯就没有借口继续对乌动手了,战争自然熄火。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但现实问题是,这事操作起来难度堪比登天。
咱们就从俄罗斯这边讲,过去三十年,美国从承诺“北约不东扩”,变成了步步威逼到俄罗斯门前,这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别说俄罗斯信不信了,美国自己都清楚,这步棋停不下来。2021年的时候,普京还直接让美国写个保证“乌克兰永不入约”,但拜登政府根本没理会。这种情况下,美国说再多好听的,普京能信就是怪事。
再说美国内部,还有种声音更显摆。美国的军火商可不希望这仗就这么打住——战争可是他们这帮人赚得盆满钵满的重要法子啊。二战的时候,美国就靠战争发家,战后还坐上了制定国际规则的头把交椅。冷战、韩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每一次冲突,全世界看着流血,美国口袋里得实惠。现在俄乌战火不断,欧洲被拖累得不轻,美国军火商在这场戏里的利益显而易见,谁会舍得轻易停火?
这里还有一拨战略家人的算盘在运转,“以俄制欧”的老路子多痛快。一方面拖住俄罗斯发展,一方面让欧洲在经济、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更重,这样一来,拜登那些盟友才能老老实实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走。所以,指望特朗普这一次真心实意推和平协议的难度有点大。
当然,这也不是说俄罗斯一定会继续全面作战。拖了四年,俄方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战争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啃骨头”的活儿。如果普京判断特朗普许诺的东西对俄罗斯有利,谈判里零敲碎打拿一点好处还是可能的。可问题是,美国有没有让步的诚意?这有待观察。
杰弗里的终极观点其实有道理,国际局势的剧本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美俄这个局,核心难题是一个失衡的世界秩序,要和平,就得动全局。但问题是,蜿蜒复杂的利益链条拦着呢,单靠一次会谈,就想撬动整个游戏规则,真的不是件容易事。
会谈倒计时,双方恐怕不用急着热脸贴冷屁股。至于结果如何?恐怕还得看各家算盘的打得有多精,谁手里的牌更硬,更敢放手一搏。这一局,怕是他们都得算得更仔细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