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CK-E67C 行程开关的金属部件的热处理工艺对其机械性能有什么影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哪些

 119     |      2025-08-17 20:58:34

行程开关的金属部件(如杠杆、轴套、弹簧)的热处理工艺直接影响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处理不当会导致部件早期磨损、变形或断裂。

热处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杠杆和轴套:未经热处理的低碳钢(如 Q235)硬度低(HV<150),耐磨性差,在高频动作下 1~3 个月就会出现明显磨损;经淬火 + 回火处理后,硬度可提升至 HV 300~400,耐磨性提高 3~5 倍,但过度淬火会导致脆性增加,易断裂。

弹簧:冷拔弹簧钢(如 65Mn)未经回火处理时,弹性不稳定,长期受力会产生变形;经 200~300℃低温回火后,可消除内应力,弹性系数稳定,疲劳寿命延长至 100 万次以上。

触点支架:黄铜(H62)经退火处理后,硬度降低(HV<100),加工性能提升,但强度下降;经冷作硬化处理后,强度提高 20%~30%,但韧性降低,适用于受力较小的场合。

常用热处理方法:

淬火 + 回火:用于杠杆、轴套等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的部件,材料为中碳钢(如 45# 钢),淬火温度 820~860℃,回火温度 500~600℃,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兼顾强度和韧性。

低温回火:用于弹簧,材料为弹簧钢(如 60Si2Mn),回火温度 250~300℃,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弹性。

退火:用于黄铜触点支架,加热至 600~700℃后缓慢冷却,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

表面淬火:用于轴类部件(如滚轮轴),通过高频感应加热表面至 850~900℃,淬火后表面硬度 HV>500,心部保持韧性,提高表面耐磨性。

热处理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例如,弹簧回火温度偏差超过 ±20℃会导致弹性系数变化>10%;淬火冷却速度不足会使硬度达不到要求。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使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 2~3 倍,确保行程开关的机械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