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5万兵力已经全部集结完毕,距离边境只有几公里,展现出多次猛攻的迹象,好像是在重演之前的战术。在关键时刻,乌克兰派兵接近边界,俄罗斯也迎来了第二大援军,三国似乎都要直奔基辅?局势逐步变得激烈起来,而特朗普还在拼尽全力的最后阶段打算出招……
就在俄乌冲突难分胜负的时刻,乌克兰忽然在边境附近暗中筹划着一些新动作,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据Avia网站报道,乌军已经在靠近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切尔尼戈夫州戈罗迪尼亚一带展开集结,总兵力达5万,里面还包括土耳其、波兰以及格鲁吉亚的雇佣兵,前线部队距离俄边境只有几公里的距离。
这次安排被看作是乌方继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对俄边境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试探。
消息人士透露,乌军在库尔斯克撤出后就开始在这边收集兵力了,过去一周里搞了十几次边境攻击,还多次派侦察队偷偷摸摸地渗入俄罗斯境内。
不过俄军反应挺快的,不仅加强了布良斯克州150公里深处的防空和空中力量,还多次击退了乌军的几次进攻,还在克里莫夫斯克地区歼灭了三到四支乌军的小破坏队伍。
回想当年库尔斯克冲突,乌军一度靠突袭获得一些战术上的好处,可最终还是被俄军反扑,损失了好几万精兵。而如今乌方再次调集大量兵力,明显想复制“以攻为守”的套路,可是俄军在边境的防御早已大不一样了。
专家说啊,就算有北约的武器帮忙,乌军强攻布良斯克也可能会重演库尔斯克当时的惨剧——在俄军那立体防御体系面前,变成了打耗料的炮灰。
不过啊,北约的援助确实给乌方打了一针强心剂,让他们士气大振。
央视新闻报道说,荷兰代理国防部长最近挺官腔地说,要给乌克兰送去价值5亿欧元的美制武器,成了第一个响应北约“紧急采购”号召的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公开夸奖荷兰,并且催促其他国家也赶快跟上。
不过,库尔斯克战役告诉我们,北约的武器虽然能让乌军坚持得更久一些,但要突破俄军的战略防线,可就没那么容易啦。
而且,局势紧绷的时候,俄军也迎来了第二大“助力”。
之前,韩国情报机构透露,朝鲜或许派出了三万人去俄罗��,表面上是帮忙重建,可西方怀疑这些人可能是假借“志愿军”身份去参战的。
而这会儿,乌克兰的媒体又爆料,白俄罗斯特种作战部队的司令杰尼先科直言不讳地说,该国在南部的戈梅利地区组建了第37空降突击旅,目的是为了应对边境那边的一些“变动”。
据说,目前这之旅的至少一个营已经安排妥当。同时,白俄罗斯军方打算在今年内增添防空导弹系统和火箭炮团,意在进一步提升边境的防御力量。
这个动作被乌克兰当作可能意味着局势紧张升级的信号来看待。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白俄罗斯虽然没有直接加入战斗,但一直被乌方当成俄罗斯的“帮手”——俄军曾经借道白俄的领土袭击基辅,而明斯克的当局也默认俄军在自己领土上开展行动。
让乌克兰更担心的是,白俄已经从俄方拿到了能搭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而普京最近在和卢卡申科会面时,也答应会把最新研制出来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放到白俄境内。
虽然俄方坚持之前在攻击乌克兰第聂伯罗目标使用的是常规弹头,但“榛树”同大部分俄军导弹一样,既可以搭载核弹头也能用常规弹头,威慑效果挺强的,让周边国家都挺紧张。
专家分析,白俄罗斯此刻加强边境力量,背后可能有几层原因:
一边呢,前段时间明斯克上空还出现了不明无人机的动静,白俄得警惕那些可能的渗透危险;另一方面,俄罗斯可能也是打算借助盟友的力量,在乌克兰北部搞个“第二战线”之类的,把乌军的兵力分散开来。
如果白俄罗斯和朝鲜都加入战局,俄军就会变成“三国联军”,对基辅发动一轮新的攻势。
眼看局势紧跟不放,乌克兰的抵抗力一点点被扯掉了皮。尽管西方不断加码援助,但装备被耗损得比补给快得多,而俄军也在不断调整战术,增强军工业产能,把差距越拉越大。
普京的目的不光在于打赢战事,更希望借一场决定性的大仗,把乌克兰的反抗彻底扼杀掉,还得堵死北约向东扩展的路子。
正如俄方一再强调的那样,他们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停火,而是“长久的和平”——也就是说,要建立以俄方为主导的安全体系,重新布局东欧局势。在这个目标达成之前,任何外来的压力或者谈判都无法改变俄军的攻势节奏。乌克兰方面,或许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面对这种局势,特朗普依然打算试试最后一招,毕竟他上台才七个月,政府的成就基本没什么亮点,要是俄乌能实现停火,可算是一大“政绩”。
有消息透露,两架专机快要从美国起飞,一架直奔莫斯科,另一架飞向基辅,目的只有一个:促使俄乌双方停火。
美国在北约的代表泄露,今个星期中东问题的特使威特科夫会去俄罗斯走一趟,同时乌克兰事务的特使凯洛格也会赶到基辅。
时间安排挺耐人寻味的,可能在8月6日或7日启程,正好赶上特朗普给普京设定的“最后期限”——8月8日前。
之前,特朗普对俄放了狠话,让普京在50天内结束冲突,后来又缩短到10到12天,威胁要加征100%的关税。普京的回应算挺巧的:“失望来自于过高的期望”,暗示谈判还得冷静点。
特朗普的焦躁情绪其实很容易理解。国内方面,3.3亿美国民众都在为关税买单,怨声载道;国际上,欧洲和日本对他那些政策反应冷淡,加沙停火这事儿也毫无进展。
要是“结束俄乌战争”的承诺也没兑现,特朗普的政治资本可能就快用完了。这盘棋里,特朗普渴望一份“胜利海报”,而普京则在等着看对方的底线,乌克兰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输家。
两架专机能不能带来和平?可能早就有了定数:一方忙着赶快完成任务,另一方则悠然自得地坐在钓鱼台上。在普京的棋局里,只有硬实力才是唯一的谈判话语,而所谓的“和平”恐怕只不过是另一场交易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