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出了国就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我看着网上那些因为国籍问题就趾高气扬的人,真是忍不住想吐槽两句。
最近发生的那些事儿,真是让人看得心烦。一个拿了外国护照的,就觉得自己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了,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子傲气,好像全世界都得围着他转似的。他们似乎忘了,这本护照,不过是一张纸,是允许你在某个地方合法停留的凭证,哪儿来的什么“特权”光环?
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也是,拿到绿卡后就觉得自己“升级”了,回国说话都带着一股子优越感,好像当年在国内吃过的苦都成了他现在炫耀的资本。我当时就跟他开玩笑说,你以为这护照能给你装上翅膀,飞到天上去了?结果他还不以为然,觉得我理解不了他的“高度”。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很普遍的,但绝对不健康的心态。我们得承认,很多人当初选择移民或者加入外国国籍,是有现实考量的,可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可能是为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也可能是为了追求一种更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没错,都是个人选择。可问题就出在,一部分人把这种选择,过度解读成了一种“身份认同”的飞跃,一种“优越于”原来身份的证明。
我记得有个数据,好像是2019年,全球大概有接近5000万的华人华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确实拥有了所在国的国籍。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和经历,本来是连接不同文化、促进交流的桥梁。可为什么,其中总有那么一些人,非要把自己摆在一个“胜利者”的位置上,对生养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呢?
这种心态,其实挺可悲的。它让一些人,在获得所谓“高人一等”的身份的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对故土的天然情感,对同胞的理解和包容,甚至是自己本来可以拥有的更广阔的视野。当一个人只盯着自己护照上的那个国名,而忽略了它背后所承载的,比如曾经的奋斗、曾经的乡愁,甚至是被世界所见的中国形象时,他的人生,其实是变得狭窄了。
我想起前段时间网上一个挺火的说法,说“护照的尽头是祖国”。这句话虽然有点文艺,但道理不证自明。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持有哪本护照,你的根,你的文化基因,依然是中国。当你在异国他乡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往往还是来自祖国的关心和帮助。那些在国外呼风唤雨,回国就摆架子的人,真的想过,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谁才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吗?
这种心态的形成,可能也跟一些社会现象有关。我们确实看到过一些因为国籍不同,在政策、福利上享受到一些便利的例子。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拿了外国护照,就等于拥有了免死金牌,或者通往天堂的门票”。但这种便利,往往是基于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政策,而且,很多时候,它也伴随着另一方面的代价,你在国内的很多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或者,你在当地的融入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认识的一个在北美生活了十几年的朋友,他一直没放弃中国国籍,他说,他不想因为一张纸,就割裂自己和祖国最根本的联系。他说,他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让他由衷地感到自豪。他说,他觉得,这比拿一本外国护照,更能让他获得内心的踏实和归属感。
所以,那些拿着护照就觉得高人一等的,不妨好好反思一下。你的那本护照,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籍,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新身份的尊重,也包括对过去身份的理解。它不是让你去证明自己有多么“成功”或者“高贵”,而是让你作为一个跨越了文化和国界的人,去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你。
想当初,不少人是怀揣着梦想出去的,希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闯荡一番。当你以为自己已经“飞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可能已经在原地打转,甚至,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当你真心觉得,无论在哪里,只要你认真做事,有能力,有品格,就能赢得尊重,而不是仅仅依靠那本封面上的一个国家名字,那时候,你才真的走出国门,也走进了更广阔的心灵世界。
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平等的尊重,而不是基于国籍的优越感,对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