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东京首相官邸传出硬核回应:“绝不牺牲国家利益换协议! ”日本首相石破茂面对特朗普“买米或吃25%关税”的最后通牒,直接掀了谈判桌。
就在前一天,特朗普还在咆哮:“日本被宠坏了! ”只因为日本没按他的要求狂买美国大米,尽管日本去年已进口了4亿美元美国大米。
狠的是汽车关税,特朗普威胁对日本车企加征25%惩罚性关税,逼得丰田、本田连夜转移生产线到墨西哥,日本经济被吓出“工业产出0.5%增长”的惨淡数据,远低于3.5%的预期。
拜登苦心经营4年的“抗华包围圈”,正被特朗普亲手撕碎!
一、美日翻脸:从“铁杆盟友”到“ATM提款机”
1. 大米战争:一场强买强卖的闹剧
“日本有米荒却不买美国米? 荒谬! ”特朗普的社交媒体咆哮点燃战火。
可现实是,日本超市5公斤大米卖到4285日元(约216元人民币),价格同比翻倍,政府被迫释放全部储备粮救急。
即便如此,日本农业大臣小泉进次郎回怼:“农业利益不容牺牲! ”拒绝为讨好美国而倾销市场。
2. 汽车关税:日本经济命脉遭重击
特朗普的逻辑简单粗暴:“日本车在美国卖几百万辆,美国车在日本才几辆? 这不公平! ”
4月,美国将日本汽车关税从2.5%飙至27.5%,日本车企瞬间窒息。
5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暴跌24.7%,若25%关税落地,丰田本田等巨头预计损失超190亿美元。
日本经济产业省哀叹:企业已恐慌性提前出货,但工业增长仍断崖式下滑。
3. 谈判僵局:美国财长“闭门不见”羞辱
日本首席谈判代表赤泽亮正7次飞赴华盛顿,结果连美国财长贝森特地面都没见到。
特朗普还在火上浇油:“日本人太强硬,可能达不成协议! ”
日本民众的怒火已烧向美国,6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信任美国”,比去年激增13%。
二、日本反击:三大狠招直戳美国软肋
1. 产业链大逃亡
丰田、本田紧急启动“去美国化”:
墨西哥新工厂加速投产,专供北美市场;
东南亚基地扩产,转移供应链避税。
美国汽车供应链瞬间蹦出缺口,俄亥俄州工厂被迫裁员。
2. 外交亮红灯
日本推迟美日“2+2”安全会谈,暂停军事协作。
同时砸80亿日元援助印太国家,拉拢东南亚对冲美国压力。
3. 抛售美债反制
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1.1万亿美元),日本央行暗示“可能减持美债”,白宫经济顾问连夜致电东京灭火。
三、拜登的噩梦:两大“抗华联盟”集体叛逃
1. 日本政坛地震,自民党惨败
岸田文雄下台后,石破茂接任首相仅一个月,就因自民党众议院选举惨败(仅获191席)面临下台危机,创战后最短任期纪录。
民众怒吼:“盲从美国只会牺牲日本利益! ”
2. 韩国百万人逼宫总统
尹锡悦因全面亲美遭反噬,支持率暴跌至20%,超百万民众联名要求其下台,在野党已起草弹劾草案。
韩媒痛批:“配合美国遏华,却丢了中国市场! ”
3. 印度转身拥抱中国
莫迪刚参加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转头就赴金砖峰会与中国达成边境和解,中印关系破冰重启。
美媒哀叹:“四方机制已名存实亡! ”
四、中国的战略机遇:盟友变伙伴
1. 中日韩经贸火速升温
3月30日,中日韩经贸部长5年半来首次聚首首尔,三方达成共识:
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共建半导体、绿色能源产业链;
5年内互免关税覆盖90%商品。
今年前5个月,中日贸易额猛增5%,日本车企向中国氢能电池厂敞开技术转让。
2. 技术封锁链断裂
韩国三星对华追加80亿美元芯片投资,绕开美国禁令在西安扩建工厂。
日本东芝将AI机器人生产线迁往苏州,直言“中国供应链不可替代”。
3. 区域合作重构
东盟10国联合声明:“不选边站,只求发展! ”越南放弃配合美国半导体围堵,中越合资晶圆厂落地河内。
五、白宫乱局:自己人拆台
共和党参议员肯尼迪当众炮轰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你们到底懂不懂贸易规则? ”谈判策略混乱到连盟友都无所适从。
特朗普还在自夸:“协议很容易达成! ”可《华尔街日报》直接打脸:“日本正在证明他错了! ”
7月9日“关税大限”进入倒计时,全球屏息等待这场世纪博弈的终局。#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