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提议:台湾回归后既不设省,也不设其他行政区,而是像美国夏威夷一样,成为特别军事区

 155     |      2025-08-24 12:21:02

“这岛子炸开锅了,隔壁大妈都说‘封得比快递还严’。”

六块演习区像套娃一样把台岛套了个结结实实,以前唬人的“海峡中线”这下真成旧日历,翻都翻不到。左营港里那几十艘船还晃着呢,雷达一扫,全在射程里。马公基地吹的是澎湖海风,现在吹来的全是火药味。有人嘀咕:这不就是把岛子当模型摆上桌了嘛。

回头看1996年,外海画圈圈,船还在外面打旋,现在船怼到门口,飞机贴着窗户飞,岛内网民说“连外卖小哥都得绕远路”。台空军忙着往花莲、台东搬飞机,跑道加一条又一条,洞库扩了又扩,说是要“保存战力”,可眼瞅着东边那点平地,一台风就全泡水,飞机真能飞起来还是只能泡水当潜艇,谁也说不准。

夏威夷那边倒过得滋润。珍珠港晒太阳的海军打起了太阳能,屋顶光伏哗啦一装,一年省下油钱够买艘小艇。基地干脆把甘蔗渣拿来炼油,海军买菜似的跟农场签合同,岛上老百姓跟着收租金,顺带打工刷油漆,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人掰手指算:基地一年砸十几亿,餐馆老板笑到后槽牙都露出来,谁还游行?都去排队卖盒饭了。

冲绳也一个套路。基地外那条街白天卖章鱼烧,晚上卖啤酒,靠美军发工资的小哥比导游还多。三万五千个岗位连成一串,再加十万间接饭碗,反对派声音被钱包堵得死死的。一位冲绳大妈接受采访:“吵归吵,月底交房租还得靠他们。”现实比口号响亮得多。

岛内现在琢磨的是:真到那一天,学夏威夷还是学冲绳?高雄港画个军民两用区,平时货柜车乱跑,战时船一靠就能加油装弹;基隆港弄个游艇码头骗游客,甲板下面藏导弹,拍照打卡两不误。台东那块山坡干脆改成战备仓库,上面种咖啡树,下面囤炮弹,咖啡豆熟了还能卖钱,炮弹过期就换新,两不误。

说回驻军,三支守备师的方案在聊天群里传疯了:台军老兵就地改编,混编后先练队列再练忠诚,三年下来谁还分得出旧番号?训练尖子挑出来塞登陆舰,摇身一变成海驴(海军陆战队的自嘲),人数不多,吓唬人够用。有人说干脆跟金门马祖换防,让原住民回家看海,省得天天演习吵到妈祖。

最难啃的是民心。绿营节目里嘉宾拍桌子:“来了就穷!”弹幕飘过“高雄房价十年不涨你给的?”数字摆那儿:关岛三分之一是基地,人均GDP四万多美元,比台湾高一大截;冲绳美军一年砸120亿美元基建,当地水泥厂老板直接订三台新搅拌车。真金白银砸下去,口号就哑火。有人脑补剧本:五年后花莲夜市卖“守备师烤肠”,一份八十块台币,排长队排到警察局门口,警察边维持秩序边吃,谁还记得反标语?

技术宅那边更嗨。三维沙盘早把全岛扫了个遍,512个雷达站、导弹阵地、弹药库全标红了,连台北市区里某栋伪装成补习楼的电子战中心都没放过。网友把模型截图发到论坛:“比谷歌地图高清一百倍,我外婆家的鸡舍都在上头。”学霸补刀:这精度连排级营房都能数清楚人头,真打起来连送外卖的路线都规划好了。

问题卡在“钱”和“脸”。有人怕台股崩盘,有人怕自家楼下突然变靶场。夏威夷经验显示,只要军费像瀑布一样往下流,股票反而涨,地产商比谁都激动。当年珍珠港扩建,附近房价噌噌往上翻,空军太太团扫货香奈儿,店员嘴都笑歪。岛内房仲已经开始幻想:高雄鼓山特区挂横幅“国际军港旁海景房”,销售电话怕是要被打爆。

更现实的是能源。台电常被骂“用爱发电”,真建了军事区,太阳能板能铺满恒春半岛,风电机组直接插到中央山脉脊梁,军方订单稳了,绿能股也升天。太平洋能源解决方案公司那17兆瓦的光伏阵列,别说海军用了,先拿去给夜市烤香肠都够使。

最搞笑的是台军自己挖的坑。所谓五大作战区画得像切蛋糕,网友吐槽:“小小台湾,两艘航母就塞满。”澎湖第一作战区风一刮连狗都站不稳,台北第三作战区一出城就是山,坦克还没爬坡就喘。真按这剧本打下去,恐怕地图没撕完,指挥官先跑光。

写到这儿,手机跳出新闻推送:东沙岛附近又冒出海警船。屏幕前的你,是赶紧囤泡面,还是打开股票App搜“军工+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