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日开始,美国宣布取消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小额包裹免税措施,使低价直邮模式的卖家成本增加。随后美国再次宣布8月29日起全面取消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商业包裹进入美国都需要正式报关并缴纳适用关税,这项政策调整对依赖低价直邮模式的卖家影响较大。
针对中国商品,2026年2月28起,国际邮政包裹全面采用从价关税法,在此之前进口人每月可选择一种计税方式。
-从价关税法(Ad Valorem Duty):中国商品需缴纳10%的对等关税加上20%的芬太尼关税,合计税率可达30%(基于商品价值计算)
-特定关税法(Specific Duty)(仅适用至2026年2月28日):根据原产国有效IEEPA关税率,中国卖家每件包裹需缴纳200美元的固定关税
并且美国强化“有效关联收入”(ECI)税务认定:如果外国公司(包括中国卖家)在美国存在“持续、定期的商业活动”,其收入可能被视为有效关联收入(ECI),需要在美国缴纳企业所得税。而ECI触发条件有三条,符合任一条件即可能被认定——
1.使用亚马逊FBA仓、第三方海外仓或自营仓;
2.在美国注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3.在美国设立办公室或雇佣本地员工进行客服、营销等活动。
一旦被认定为ECI,需通过申报1120-F表格,按净利润的10%-37%(累进税率)缴纳联邦所得税。若未合规申报,IRS有权按销售额的30% 核定征税,并可追溯3-6年的税款,且可能面临高额罚金。此项政策主要影响使用美国仓储(包括FBA和海外仓)的卖家,意味着传统的税务筹划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并且1099-K表格申报门槛也进行了调整,2025年:年交易额超过2500美元即需申报;2026年:门槛将进一步降至600美元,几乎覆盖所有卖家。
美国这一系列新关税政策,使得中国直邮卖家需承担关税成本增加;海外仓卖家需应对可能的所得税和销售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