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我去!这玩意儿要是真用上,怕是连老美的航母都得变成海上铁棺材!"军事论坛里,ID叫"电路板老张"的网友盯着央视那段导弹视频直拍大腿。这位干了三十年电工的退伍老兵,一眼就认出了视频里那些飘落的银丝是什么来头——能让整座城市瞬间"瞎眼"的导电纤维。
视频里那枚代号"卫士600"的导弹在空中炸开的场面,活像过年放的"满天星"。90个小炸弹噗噗噗地往外蹦,每个里头都塞满了经过特殊处理的碳纤维丝。这些比头发丝还细的玩意儿飘到电线上,立马就能让变电站跳闸,比小区停电通知来得还快。老张记得清清楚楚,1999年北约炸南联盟那会儿,用的就是类似的石墨炸弹,贝尔格莱德整整黑了半个月。
这枚导弹最绝的是能玩"变装秀"。今天装高爆弹头就是个拆迁队,明天换上电磁脉冲弹立马变身黑客,要是装上那个装满导电纤维的弹头,嘿,直接成了电网的"克星"。从陆地发射能打290公里,差不多能从上海直接干到南京。要是从海上发射,那覆盖范围就更邪乎了。
军迷群里早就炸开了锅。"这不就是石墨炸弹PLUS版吗?"有人发问。"差远喽!"ID"导弹小哥"立马跳出来科普,"石墨炸弹跟撒胡椒面似的,这个可是智能定位,指哪打哪!"确实,从央视公布的动画来看,那些小炸弹能在300米高空精准散开,落下去还能像跳跳球似的弹起来,在半空炸出一片"蜘蛛网"。
想想看,深更半夜的,90个小炸弹在天上开花,数不清的碳纤维丝跟柳絮似的往下飘。变电站开始"抽风",配电箱噼里啪啦冒火花;雷达站的屏幕雪花点乱闪,操作员急得直骂娘;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直接黑屏,将军们对着电脑干瞪眼。最绝的是,楼没塌墙没倒,街上连块玻璃都没碎,可整个指挥系统已经乱成一锅粥。
这种打法让人想起1991年的海湾战争。那年冬天,美军往巴格达扔了几颗石墨炸弹,40分钟后,这座500万人的城市就陷入了黑暗。有个参加行动的美军工程师后来回忆,那些碳纤维丝比女人的长发还难清理,维修队折腾了三个月才把电网恢复正常。现在中国搞出这个"卫士600",怕是比当年的石墨炸弹还要难缠。
台海那边的军事专家早就坐不住了。他们做过推演,要是用这种武器先手打击,登陆部队的伤亡能减少七成。五角大楼的报告里,管这类武器叫"游戏规则改变者",说得还真不夸张。毕竟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信息战,电一断,再先进的装备都成了废铁。
有人觉得这种武器太"阴险",可仔细想想,比起把城市炸成废墟,让电网暂时"睡会儿"难道不是更厚道?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既能把人制服,又不会要人性命。国防部的发言人说得很实在:中国武术讲究止戈为武,研发防御性武器就跟给家里装防盗门一个道理——不偷不抢,但谁要硬闯,那就别怪门锁太结实。
站在2024年回头看,战争这玩意儿真是越打越"文明"了。从海湾战争的"电子风暴"到现在的智能断电武器,胜负关键不再是看谁炸得狠,而是比谁能先断对方的"网"。说不定再过几年,打仗就跟打电子游戏似的,坐在指挥部里按几个按钮,对面的电力系统就瘫痪了。
论坛里的讨论越来越热闹。"电路板老张"又发了条帖子:"你们说,要是哪天早上起来发现手机没信号,电梯不动了,连冰箱都不制冷了,会不会就是这玩意儿搞的鬼?"底下立马有人回复:"那还等啥?赶紧去买个手摇发电机备着啊!"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