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妈妈最近在本地论坛发了个帖子,可把大伙儿给惊着了。她家三岁娃有点咳嗽,孩子爷爷去药房买川贝准备炖雪梨。店员说一天吃两次,每次5克,老爷子二话不说就买了三包,每包10克,好家伙,一结账450块钱!这价格把儿媳妇都给整懵了——折合下来7500块钱一斤的川贝,金子做的也没这么金贵啊!
更绝的是,小祖宗压根不买账。妈妈把川贝雪梨炖得喷香,结果娃闻了闻,小嘴一撇,死活不肯吃。这事儿传到网上,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有网友晒出自家的川贝,三颗就要100块;还有人吐槽买到的川贝一股子莲子味,价格却比莲子贵出十八条街。最扎心的要数那位买了500多块钱川贝的老兄,他家闺女也是尝都不肯尝一口,现在那包"金疙瘩"都不知道被塞哪个犄角旮旯了。
要说这川贝为啥这么金贵,里头门道可深了。这玩意儿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采挖时节正赶上七八月的雨季。采药人得背着竹篓在湿滑的山坡上转悠,有时候趴地上刨半天才能挖到一颗。更绝的是,野生川贝得长个六到十年才能入药,跟养个闺女差不多费工夫。药农们都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活计,采一斤川贝的功夫,去城里送外卖都能挣好几倍的钱。
市面上川贝的猫腻也不少。有药贩子拿平贝母、浙贝母冒充川贝,外行人根本分不清。就像网友说的,网上卖的倒是便宜,可保不齐是硫磺熏过的次货。有位老药工打了个比方:买川贝就像相亲,光看照片不行,得找正经媒人介绍。这话糙理不糙,毕竟给孩子吃的东西,谁也不敢贪那点便宜。
不过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后来那位发帖的妈妈带孩子去医院一查,医生轻飘飘来了句:"普通咳嗽用不着川贝"。好嘛,合着这七百五一斤的宝贝纯属杀鸡用牛刀。有经验的老中医解释,川贝就像中药里的"特种兵",专门对付燥热咳嗽这种硬骨头。要是普通风寒咳嗽,生姜红糖水可能都比它管用,还便宜得跟白送似的。
这事儿给大伙儿提了个醒: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长都舍得给孩子花钱,可有时候真不是越贵越好。就像网友调侃的,七百五一斤的川贝和七块五一斤的冰糖炖梨,娃不吃的概率其实差不多。倒不如学学老一辈的智慧,冬天给娃后背贴块姜片,咳嗽了炖个白萝卜蜂蜜水,既省钱又省心。毕竟养孩子这事儿,有时候土办法反而最靠谱。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