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这一波操作,说实话挺有戏剧感。上头看到新闻的时候现场画面就浮现出来了,加拿大那边财长站台,信誓旦旦说要对中国新能源车敲一个大闷棍,加征关税加到100%,场面感直接拉满。紧接着中国这边手起刀落,反制名单甩出去,先是菜籽油,后是豌豆,再捎上点牛肉海产品,这手速、这反应,网友都惊了,觉得解气,刷屏都在说“中方说到做到,不浪费一毫秒”。
数据一扒拉,细节就有味道。加拿大商务部自己都公告过,每年出口到中国的油菜籽,占的可是全球份额将近一半,天生绑定市场结构。公交车电动大巴全都靠中国比亚迪供应,4S店特斯拉卖得欢八成都来自上海工厂,嘴上嚷着要扶持“本地企业”,实际加征关税的后果就是库存越堆越多,全国14万辆车压在货场等着吃灰。愣是没人想清楚,捅了中国一刀,生意还想照跑,几乎没人信。
说到农业冲击,谁最有发言权?加拿大西部农场主。新闻照片里大拖拉机直接开到国会山,下来的农民标语一针见血,“别用我们的菜籽油给美国人擦皮鞋”这话搁谁心里谁不堵得慌。不是中国不需要,自己把市场堵死了。蒙特利尔农业协会公开信都喊了,萨斯喀彻温农场主六成快破产,西部铁路货运量直接腰斩,比上周掉了七成多,每天都在眼睁睁看着原本能赚的钱硬生生飞掉。问问温尼伯榨油厂的工人,这会儿已经不上班,全部无薪假,整个城市一整天快三分之一人没了方向,谁也不乐意日子糊弄下去。加拿大渔业那边也上演新剧情,和中国进口商打招呼,试探着是不是可以用俄罗斯港口中转龙虾躲关税,嘴上喊得欢,私底下又开始“脑筋急转弯”,做这些小动作不是保生意还能是什么。
乌克兰豌豆进口这事儿更绝。中国很早就悄悄地去和基辅签三年大单,量直接顶了加拿大的市场,现在补位横空出世,贸易链条根本不见空档。加拿大除了看着干着急,就是满世界招摇找下家。欧洲市场嫌贵,印度那边一直压价,东南亚买家一听产地就要求转基因检测,完全不给面子,自己都开始怀疑是不是国际市场的主角还轮得到他们。
加拿大政府想撤回关税又不敢,生怕美国那边撇嘴,这边本地农业根本吃不消。多伦多期货市场上那点行情摆着,菜籽油价格一天比一天低,农民种植一亩赔一亩,真是连最基本生活都守不住。反观中国市场豌豆、油菜籽紧急切换供货地,半点不慌,甚至网友评论说这波操作就是“专业级别收拾对手”,给了一课,顺带也给市场补补课。
加拿大电动车市场,政府始终不说实话,想堵消息藏数据,但外媒早把去年特斯拉销售分布扒了个底儿掉。全国卖的那批八成从上海拉过去的,想靠加税挡住进口,效果直接变成本地4S店压车,运输和仓储全崩盘。地方公交采购全部指着比亚迪,关税打死后什么都进不来,省政府眼看着合同黄了,连采购招标会都懒得开。说要支持本地制造,实际上产业补贴没有、研发更别说,光打嘴炮哪能成事?
更细思极恐的是,加拿大清关新政还特地绕开了保税转口,针对原产货精准定位,手法干净利落。世贸组织紧急开会,代表们话都说不出,因为所有规则合规,不是报复而是回敬,连平时嘴最碎的欧盟这会居然也哑火。
特别是温哥华港口见证市场冷血,三文鱼冰柜里堆着三个月没人收,真要一大帮渔民拖着一车鱼堵到商务部大楼门口,还是没人要,怕被拍下来发到TikTok,一张照片比一堆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有网友说“想吃便宜龙虾三文鱼的这下机会来了”。
加拿大马后炮心理:怎么没想过当初签不下中国订单风险有多高?结果就是现实狠狠来一记巴掌。现在到处找办法,商会往欧盟游说,结果没人松口,东南亚价钱价钱,印度买单没戏,自己曾经自信地喊着脱钩,现在真让人家战略转身,反过来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最耐人寻味,网民热评一句话,“天天喊要减少对中国依赖,这下好了,梦想成真”。加拿大敢冲在前头“表忠心”,可惜自己的饭碗先被砸得稀碎。国际大宗商品游戏规则摆着,谁手里有市场谁说了算,嘴上厉害没用。
整个局面翻过来就是一个反噬。对华出口农产品顶在前线,工人农场主全成受害者,政策结果从嘴炮变成真刀真枪的经济伤害,农业主省生死攸关。中国只需要一声令下,调运豌豆油菜籽,不见波澜。加拿大轰轰烈烈,饭碗怎么捧着还是保不住?
谁更依赖谁,一目了然。这一轮中国干脆利落,没什么含糊余地,产业优势在手,市场替代随到随换。捅刀子想抡关税,以为自己有底牌,现在才知道,过日子靠的是真本事。加拿大当初跟风,现在反噬自己,撤关税怕美国翻脸,不撤看着自家农业崩盘,无解。
说句公道话,大家都是国际大市场玩家,想赚中国钱就得守点规矩。你拿着油菜籽龙虾海鲜,赌气砸自己饭碗,不是自信,是蠢。吃饭砸锅非得尝后悔滋味才懂,狗腿子蠢劲儿、狗粮都没了,这课加拿大该记一辈子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