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投下爱泼斯坦炸弹:班农特朗普卷入名单门!

 103     |      2025-07-21 09:02:48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向特朗普阵营投下震撼弹!他在社交平台直指前总统顾问班农出现在爱泼斯坦神秘档案中,更暗示特朗普也牵涉其中。这场由科技狂人发起的政治狙击,揭开了美国权力高层最敏感的伤疤 。

💣 1. 马斯克的“爱泼斯坦炸弹”从何而来?

7月8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引用特朗普前顾问罗杰·斯通的质疑帖文,直接宣称:“班农在爱泼斯坦文件里!”斯通此前揭露,班农在爱泼斯坦2008年因性犯罪被定罪后,仍多次与其在纽约家中、巴黎秘密会面,甚至为爱泼斯坦策划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60分钟 》的采访 。 更关键的是,记者迈克尔·沃尔夫2021年出版的书籍《太出名了》披露:2019年爱泼斯坦被捕后,班农曾指导其应对采访,并评价他“有魅力、无威胁性、值得同情”。尽管采访最终未播出,但这段对话成为马斯克指控的核心证据 。

🕵️ 2. 班农的辩解与司法部的“打脸”

面对指控,班农通过《 纽约时报 》紧急灭火,称会面是为拍摄一部“揭露爱泼斯坦性侵罪行”的纪录片,并强调“从未进行媒体培训” 。但这一解释被公众质疑:若真为揭露罪行,为何要美化性犯罪者? 更戏剧性的是美国司法部的态度。7月7日,司法部突然声明称,爱泼斯坦案“不存在权势人物客户名单”,确认其死于自杀,且“无新文件需公布” 。然而,司法部长帕姆·邦迪曾在2月宣称“客户名单就在我桌上”,后又改口称“无法公开细节”,前后矛盾被批“政治表演” 。

🎯 3. 马斯克的“复仇”与政治野心

此次爆料绝非孤立事件,而是马斯克与特朗普阵营决裂后的连环攻势:

6月初 ,他先发帖称“特朗普在爱泼斯坦文件中”,但迅速删文道歉,自称“言论过火” ;

7月8日 ,他再抛质问:“若特朗普不公布文件,公众凭什么信任他?”直指特朗普刻意隐瞒 ;

政治动机明确 :马斯克刚成立新政党“美国党”,誓言狙击特朗普力推的3.3万亿美元“大而美”法案,而“曝光爱泼斯坦档案”被列为首要任务,意图借此瓦解特朗普阵营公信力 。

⚔️ 4. 特朗普阵营的混乱反击

面对马斯克的攻势,特朗普阵营陷入被动:

特朗普本人轻蔑回应 :“爱泼斯坦已死多年,你们还在讨论这个变态?”试图淡化事件 ;

司法部澄清反遭质疑 :保守派创作者罗比·斯塔巴克怒斥:“若没有客户名单,爱泼斯坦为何自杀?司法部和FBI在欺骗民众!” ;

白宫“空文件夹”闹剧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邀请右翼人士展示“爱泼斯坦档案进展”,结果被曝文件夹中全是旧闻,被讽“愚弄民众的政治摆拍” 。

🤝 5. 私人恩怨升级为政治核战

马斯克与班农的积怨早已公开化:

班农多次攻击 :称马斯克是“中国傀儡”,呼吁将其“驱逐出美国” ;

马斯克反讽 :暗指班农为“靠仇恨致富的政客”,两人从口水战发展到借爱泼斯坦案互掷“道德炸弹” 。 这场争斗背后,是马斯克从“科技偶像”向“政治煽动者”的转型。他利用公众对权贵黑幕的愤怒,将爱泼斯坦案变为打击对手的武器 。

🏝️ 6. 爱泼斯坦案为何成“权力黑洞”?

爱泼斯坦案至今未解的谜团,持续刺激公众神经:

离奇死亡 :2019年在纽约联邦监狱“自杀”,但监狱监控故障、警卫擅离职守等疑点未消 ;

权贵网络 :其私人岛屿被指为全球政商名流提供未成年性交易服务,但涉案者大多未被追究 ;

名单之争 :尽管司法部否认名单存在,但前联邦检察官罗伯·比尔曼透露,FBI掌握着“未曝光的证人证词与交易记录”,暗示司法系统选择性沉默 。

💥 尾声:一场没有赢家的混战

马斯克的“爆料”虽掀起舆论海啸,却未能提供实质证据;特朗普阵营的辩解漏洞百出,司法部的公信力持续崩塌;而爱泼斯坦案的真相,仍在权力与谎言的漩涡中沉浮 。这场混战唯一清晰的,是美国政治精英阶层难以愈合的信任裂痕。